話到此處,盛拾月又輕聲說了句:「她怎麼瘦了那麼多。」
話音被風吹散,徹底消失無痕,櫻花落於泥濘之中。
第116章
景陽二年, 初秋。
先帝喪期剛過,上奏勸盛拾月納妃的摺子便如春筍般冒出,也不知負責審閱奏摺的丞相大人,到底有沒有盡心, 竟讓盛拾月的案牘堆滿了這類摺子。
氣得盛拾月一想起就悶得慌, 連著好幾日早朝都板著個臉,只要聽到納妃兩字就開始皺眉。
可文武百官依舊不肯退步, 嚷嚷著陛下的家事就是國事, 陛下不單要顧著前朝, 還得考慮後宮。
局面就此僵持住,直到南詔女王千里入京,懇請簽訂契書,百世向大梁進貢, 以大梁為首後,才有所緩解。
南詔騷擾大梁邊境許久,使昆城雖有良田, 卻荒廢、不敢栽種,百姓整日惶恐, 游商畏懼, 好好一座城池,卻始終發展不起來。
就算有葉危止帶來的停戰議書, 也不見明顯好轉。
可如今情況卻不同, 若南詔成了大梁的附屬國, 那就得事事都聽大梁的, 不僅要上供, 還得協助大梁維護邊境的治理,如此必能讓百姓安心。
盛拾月聽聞此事, 幾日的煩悶一掃而空,便允了朝臣提出的宮中設秋宴一事。
她暗想,大梁自從先帝年老之後,就很少再舉辦大規模的宮宴,連帶著整個朝廷都跟著壓抑得很,索性趁款待南詔女王的機會,也讓宮裡熱鬧一回,掃去沉悶之氣。
於是便令諸大臣不必拘束,儘管帶家中妻眷入宮,連衣著都讓他們隨意,無需顧慮太多。
可她目的雖好,但其他大臣卻不這樣想,還惦記著納妃一事,恨不得將整個汴京的適齡坤澤都帶入宴席。
盛拾月聽聞此事時,都已乘轎至半路,再轉回已不行,氣惱之下竟命人停轎,打算拖延些時間再過去,敲打一下那些個臣子。
葉流雲、葉赤靈兩人趁此機會,早早就入宮尋她,於是三人趁著此刻秋意涼爽,邊走邊閒談。
「……蕭景向來聰慧,又一直在國子監中念書,前半年幾乎將自己鎖在書房中,日日苦讀,此次科靠能居榜前也是意料之中。」
盛拾月話風一轉,又笑道:「可惜蕭、方兩家著急,早早就催著她和畫影成親,否則朕必封她個探花。」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