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理寺斷案實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蓁娘?」

「對啊。」桑榆摸著桑蓁的蒼白的臉頰,臉上浮現出柔軟的笑意,「我叫桑榆,妹妹自然要叫桑蓁才對。」

「桑榆……桑蓁……」朱大善人咀嚼了幾句這個名字,「真是一對好名字。」

後來,天下間再也沒有了涇縣江氏一門,坊間都在說江家全都死在了那場大災中,而在那個不知名的小山村里,多了兩個失去耶娘的姐妹。

只是桑榆沒想到的是,兩年後,朱大善人舉家從宣城來到了涇縣,並將產業在涇縣鋪開,從此每年江家的墳冢都會迎來一個祭拜之人。

儘管這些年,他們偶爾會在涇縣遇到,可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

直到前兩天,桑榆帶著桑蓁找到朱大善人,他才能正大光明地與好友的女兒相認。

而今說的這些,也不過是場面話罷了。

此刻,朱大善人的臉上沒有了笑嘻嘻的樣子,只剩下冷漠和莊重,「某可以證明,當時江賢弟回建州的時候遇到過一批行商。」

「在這之前,某曾將這段經歷深埋在心底,可今日某要告訴世人,江賢弟乃是某所見過的最重情重義的郎君,某願意以身家性命作保,某所言句句屬實!」朱大善人回望著那些交頭接耳的百姓,一字一句道:「因為當年,某也是同江郎君前去建州的人之一!」

要說當年之事,朱大善人可以說是記憶猶新,他年輕時放浪不羈,喜歡爭強好勝,依靠著家中的資產橫行霸道,不計一切代價打擊對手。

和他同為商人的江郎君卻是另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因此兩人一直相互嫌棄。

後來,朱大善人因為使了手段,斷了某一家的財路,從而被那家人打擊報復,惹上了當時的宣州司馬。

第五百零四章:時機

自古民不與官斗,更何況是最下等的商人,若是不能平息宣州司馬的怒火,只怕朱家老小全都要去大牢里團聚了。

在被所有「好友」拒絕幫助後,走投無路之下,是江郎君不計前嫌,四處替他托關係,說好話,才在關鍵的時候挽回了朱家的清白,

從那以後,朱大善人就視江郎君為兄長好友,江郎君也與他相交甚歡。

建州暴亂那年,朱大善人並不在建州,他是得了江郎君在建州遇到危險的消息後,連夜趕去救人的,不想他還沒發力,江郎君已經脫險了。

於是兩人結伴回到了宣州,因為新年外出的緣故,朱大善人便沒有將江郎君送回家,在宣城便分別了,也正因為如此,他逃過一劫。

江家遇難後,他不惜舉家遷往涇縣,就是為了守住江家的墳冢,也為了暗中調查當年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