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身飼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趙朴真心中難過,想著靈武的李知珉,還不知道會難過成什麼樣子。應夫人卻在點評:「江寧歷來易守難攻,李恭和跑到那邊去,身邊又無名將,都是些尸位素餐之人和一群文臣,討不到好。」

果然一語成讖,而且快得匪夷所思,不過十日功夫,赤紇青蕃聯軍就已聯手渡江,攻破了江寧,俘虜了元徽帝及太子,及諸位隨從南狩的文武臣子、貴族兩千餘人。

此時,秦王李知珉帶著十萬大軍,閃電般地奇襲了守衛空虛的長安、洛陽,迅速收復了兩都,打了聯軍個措手不及,算時間,應該是從知道赤紇借兵起,就已從靈武擅調大軍回援,然而終究沒趕上解救元徽帝和太子。

之後會戰數次,秦王調了一支十分強大的水軍,逼近江寧,赤紇和青蕃本就擅馬戰不擅水戰,看討不到好,便放棄了江寧,大軍西行,將俘虜一路押解向西,聽說沿途打罵羞辱不休,有不少臣子並女子自盡。慕容延派了使者給秦王,索取巨額贖金。

次年春天的時候,在洛陽剩下的群臣,擁立了秦王登基,改元建昭,尊被俘虜的李恭和為太上皇,李知璧為楚王。

范陽節度使應欽第一個派了使臣前去洛陽朝貢,並上了賀表稱臣,有他帶頭,很快大雍各地的節度使、諸侯王紛紛上了賀表,並紛紛表示能調兵追擊敵寇。

「如今皇帝落在對方手裡,已是奇恥大辱,文臣們的套路,只有另立君上,儘快穩定朝局,才不會讓我朝繼續淪喪下去,秦王是最好的選擇,竇皇后殉國,他作為竇皇后嫡長子,又有過拒突厥,收復兩京的不世之功在,民心所向,聲望達到頂點,而且他積蓄力量已久,從前只是壞在名不正上,如今正了名,身邊文有宋霑、公孫鍔等謀臣,武又有高靈鈞、禤海堂、王慕岩、王慕松、上官麟等年青武將,猛將如雲,實力最強,重新組建一個運轉良好的朝廷,對大雍才是最好的。」應夫人冷靜地分析著。

「當然,你義父也是為了你的將來,搏一個擁立之功。」她看了眼一直沉默不語的趙朴真。

「上官筠沒有被俘虜,城破之時,她借著上官族的護佑逃掉了,沒有隨著皇帝去江寧,而是就近潛伏了下來,而且她逃亡之時,還帶上了齊王殿下。這次秦王登基,上官謙繼續任右相,宋霑任左相,公孫鍔為國師,上官麟也被封為大將軍,人人都以為上官筠作為元妃,又有護佑齊王的功勞在,必然會被封皇后,沒想到卻是後位虛懸,只封了上官筠為貴妃。」

應夫人看了眼仍然沒有說話的趙朴真:「另外有旨意,封潛邸侍妾白氏女所出長子李正聿為皇太子,次女為永壽公主,而白氏女,以孕有太子公主有功,封德妃,白素山封承恩侯。」

「貴妃和德妃,都是從一品,名義上貴妃似乎更貴一些,但你在她跟前,連行禮都不必,甚至可和她分庭抗禮,又有子女在,還封了白家為侯,這是抬高你的出身,宮裡、臣子,至少面上沒有人敢輕賤你,已算是用心良苦。」

「接臨汝長公主的宮人已經到了,護送的人為禤海堂將軍,同時來的還有公孫國師,說是為觀音奴看了診,每年春天,觀音奴都咳嗽喘得厲害,看了那麼多良醫,也都說恐怕唯有當年的鬼殺神醫能治,否則怕是活不到成年。真兒,是時候做決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