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和什麼人組建一個家庭,甚至和什麼人養育一個孩子,他更沒有信心自己能肩負起撫育一個生命的責任。
反倒是姚湛空一直堅信他能做好。
養孩子的難度實在不低,況且是這樣一個沒有雙腿、心臟還不健全的嬰兒,所有人都說他們是自找麻煩,好好的日子不過非得弄來這麼大一個麻煩。
可他們摒除了一切雜音,將生命中遇到的一切都當作了經歷。
這孩子遇見他們是幸運,他們遇見這孩子何嘗不是另一種幸運。
宋慈天生殘疾,生來就被拋棄,遭受了無盡的白眼、歧視和沒有下肢的不便與痛苦……可這些東西並沒有打倒他,痛苦催生出的不是邪惡,而是感恩。遇到的惡意越多,越能體現出善意的珍貴,有了黑的對比,白才變得更有說服力。
這一生的經歷也讓宋慈成長為了此世紀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
直到很久很久以後,久到宋慈都已經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時,他還在一遍又一遍地向學生提起自己的那對養父。
他從未提過他們的身份。
他只說他們相愛;只提他們的日常;說自己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被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領養。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愛和被愛的能力。
因為有愛,生命才得以傳承。
第174章
四年前, 姚湛空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
一開始,他只是有些輕微的認知障礙,後來病情加重, 語言表達能力也開始退化, 從輕度發展到中度不過兩年。
這讓姚湛空一度很恐懼。
他怕自己把宋磬聲忘了。
所以在醒著的大部分時間裡, 他都牽著宋磬聲的手坐在錄像機前,絮絮叨叨地回顧他們這輩子的經歷。
宋磬聲大部分時候都只是坐在他身邊聽,偶爾聽到與自己記憶中不符的情節才會出言糾正。
「錯啦, 今年是我們結婚的第六十四年, 」宋磬聲溫柔地看著身側的男人, 「紀念日是在我們建立的孤兒院過的,還拍了照片。」
他將手機里的照片翻了出來,拿給一臉茫然的姚湛空看, 「看,這是你,你身邊的人是我。小慈還在國外演講,沒能趕回來,所以他不在照片上。」
姚湛空看著照片,一個個念他們的名字,「殷濤、蘇玉、白玫……」
這些都是他們的「孩子」。
年紀大了以後, 宋磬聲就不再授課了, 姚湛空也逐漸將家族的事業重心轉移到了年輕人手裡, 有閒有時間,再加上身體還不錯,他們就開辦了一家孤兒院。
孩子們一個個都長大了, 他和姚湛空也老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