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宦門逢春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方維從此便在文書房日夜兼班,深夜方休,第二日清早便又起來做事。紫禁城外面送來的奏摺到了司禮監,照例先一總送往文書房,由文書房派專人登記,分類,呈送給管事的陳鎮和黃淮,再按類分發給司禮監隨堂太監。

掌事太監便安排方維做奏摺的登記和分類。這原是個文書房人人推諉的苦差事,需要心思縝密,做事細緻。

每天進宮的幾百封奏摺,有的是例行請安、賀文賀表,只需登記好名字後按兩京六部、外省官員分類匯總,待吉日吉時一起呈送;有的是八百里軍報、救災急遞文書,即便是深夜到來,也需要立時遞交陳鎮或黃淮的值房;其他奏摺送過來,便按照內容分輕重緩急,在書箋上簡潔地寫出紀要,放在不同的匣子內,一早搬去司禮監正廳的書案上,不得有一絲差錯。

方維初始覺得手忙腳亂,做了幾天,漸漸上了手,便做的有模有樣,一絲不亂。掌事太監見了,也覺得他眼明手快,條理清楚,實屬難得,在陳鎮面前著實誇過兩次。只是方維日日忙得陀螺一樣,自己也覺得身體越發虧空,只怕頭風發作起來,人前出醜。

連日並無大事,到了第十日,奏摺里只有幾封言官上書彈劾高儉的摺子,方維大略看了看,並沒有新詞,便放下了。他心中不由得有些放鬆,略活動了一下手指,想著晚飯後便出宮,在巷口的餑餑鋪買些芙蓉糕和棗泥餅回家。

他在剩下的摺子里一一翻看著,直到翻到最下面的一封,心中一跳,暗道:「變數來了。」

是禮部侍郎張文簡的奏疏。方維打開來,看裡面文字慷慨激昂,矛頭直指南京鎮守太監高儉,說他彈劾程若愚「虧損國體,大失人心」,又用「伏望留意於難保之天命,割恩於壞事之小人,明正法典。」作結尾,言辭犀利,文風狠辣。

方維知道這位張侍郎素有文名,正是當代文壇領袖,經學權威,在本朝儒生中有極高聲望。手裡照例登記了,將奏摺在匣子裡放好,便寫了個條子在信封里,叫小宦官即刻呈送給黃淮。

第27章 誤會

黃淮將奏摺反覆看了兩遍,又合起來在掌心裡拍了一拍,笑道:「居然被我料中了。他這士林領袖果然也不是徒有虛名,真算得上文氣縱橫,通篇讀下來,我都看的有點坐不住了,說得好像不除高儉,就立馬要亡國了一樣。」

方維立在一旁,低頭回道:「他雖素有直名,三年前後湖一案時,他卻遲遲不表態。反而是這次上了奏摺。」

黃淮用手指頭敲敲桌子,笑微微地道:「他雖號稱是個直臣,可不是一味的直,不然怎麼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你猜猜,現在最坐不住的是誰?」

方維想了想道:「小人覺得,自然是高儉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