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景巡夜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士人外出求功名求官或是旅宿,商人外出經商求財。

在這所謂的宦遊和商游中,為避免厄於歧路,出現了程圖路引。

這類程圖路引,除了記述水馬驛站、行程里距、各地道路起訖分合,還記載了山川險夷、物產出處、行程風險、水旱碼頭……

某些詳細點的,還有當地牙儈好壞、門攤課稅乃至於轎夫船戶是否可靠,沿途食宿是否整潔等。

李慶所說的異常,見記載於《余無鄉圖程》。

八十年前,一個姓程的知縣編撰成冊作注。

這程知縣放在後世,也能算是個見多識廣的旅遊博主。

圖冊成書後,他仍不斷作注,往裡添加一些新得的小道消息。

目下李慶遞給趙鯉的,就是程知縣當年親自批紅作注的那一本。

上邊用說故事一般的語氣,記錄余無皆青山中一則趣聞。

道是前朝暴政戰亂時,有不少鄉民拖家帶口進皆青山中尋仙避禍。

這事程知縣不知是從何處聽來的。

記載在這,大抵也是為了批判前朝苛政,逼得百姓走投無路去尋渺渺仙緣。

但趙鯉卻在想,那些入山尋仙境的鄉民,真的如程知縣所言全部死了嗎?

趙鯉忍不住嘖了一聲,抬頭誇了一句李慶:「做得很好,記你一功。」

大景不比後世有搜尋引擎,這些條目資料全憑李慶兩個月以來一點一點的翻找。

其中努力和艱辛,自不必多說。

李慶也不亂謙虛,頷首應後又道:「屬下查出這些資料後,便命人留心宋家,前日本要深入查,但趙千戶您叫停了行動。」

「今日我們要不要過去?」

宋家,也就是當年宋華僑的那個宋家。

當年宋家憑藉宋華僑的神異發家,家族一直延續至今。

到了現在依舊是余無當地的望族。

照理說,宋家這樣的望族,對發家起點的先祖是一定要大書特書的。

但怪異的是,整個余無從未有人知道過宋家怎麼發達的。

要不是李慶在縣誌邊角發現宋華僑的故事,說不得也會忽略宋家的存在。

若說宋家在戰亂中失了傳承,也不太可能。

李慶他們尋到了宋家一個門房,友好溝通後得知,宋家大院中心有祠堂。

祠堂之中供奉了宋家歷代先祖。

一般人家祠堂非重大節日祭日不開,但宋家祠堂每逢十五便往祠堂供奉大量酒水肉食。

據那門房所說,近年來宋家下人中有傳言夜裡無人祠堂傳出宴飲之聲。

宋華僑夢中與鬼神共饗醊臥,宋家每逢十五供奉酒水肉食。

兩相一對,李慶還不能發現問題,那他可以尋根細面吊死鎮撫司門前。

案子一旦捋出一個線頭,就有了進展。

順著查下去,發現宋家問題極大。

有販私鹽的跡象,並私下勾連人牙買進人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