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拖出去,用心打!」

翰林學士號稱儲相, 哪怕一輩子混吃等死熬資歷,基本也能混個封疆大吏退休。這樣的人物聲望非凡,皇帝一般也不會動粗。但現在老登破防得暴跳如雷, 親自動手錘人,下面一群重臣卻是安靜如雞,連個敢求情的都沒有。

——廢話, 指著皇帝的祖宗罵賊僧, 天下還有比這更迅速、更缺德的找死辦法麼?

大哥,你比方孝孺還要勇猛啊!

說實話,國朝言路鬆弛御下寬和(實際就是管不動也懶得管), 文人謠言是滿天亂飛;雖然不至於指著鼻子詈罵皇室, 但暗戳戳陰陽朝廷的潮流是此起彼伏,難以清理;並給歷代先皇編排出了難以想像的段子, 挖掘出的隱秘深刻影響了歷史的形象——別的不說,高皇帝早年乞食的過往, 高皇后「馬大腳」的名聲,又是怎麼流布四海的?總不成高皇帝還到處宣揚愛妻的鞋子尺碼吧?

歷代皇帝未嘗不知道民間的風聲,只是禁無可禁,不能不無奈容忍;也正因如此,皇室一向對國史館與翰林院甚為寬厚,數百年從沒有過苛責——畢竟,要是沒有史官編修的正史約束一二,那野史到底能癲到什麼地步,就不是常人可以想像了。

陛下,您也不想自己的黃段子滿天飛吧?

但是,這數百年優容款待,又款待出了個什麼?本來也不指望你們妙筆生花仿效太史公立文章於不朽,但編著編著居然給高祖皇帝按了個「賊僧」的名頭上去!區區一個「賊」字,還可以說是不小心,但特意加上「賊僧」,那就是故意不小心的!

高祖自己說一句「淮右布衣」、「皇覺寺僧」也就罷了,你要敢開口亂說,那就是和自己的九族過不去了!

這也就是琉璃蛋生不逢時,要是在高祖皇帝時搞這麼一出,那宣武三大案都得被他襯托成三小案。

琉璃蛋的九族還無甚所謂。最為要命的是,《元史》是官修的正史,歷代朝廷都該反覆修訂、校正;這樣致命的錯誤,往小了說是敷衍塞責綱紀渙散;往大了說就是歷代皇帝忘本負恩,居然從來沒有關注過祖宗的身後名!

這是什麼?這是大不孝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