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太岳很謙遜:「國家的公器,哪裡輪得到做臣子的有意見?」

有沒有意見姑且不論,但如果能摸清楚了老登的心思,那趁著現在翰林院聲勢低迷的時候入職,卻不失為燒冷灶的一招妙法。更何況翰林院幾位主事的學士早已經是風雨飄搖,等到老登逮住機會將他們扔到海南度假,那新晉官員的進步空間不就騰出來了麼?

目光長遠,耐得寂寞,這才是天生的首輔聖體,實實在在的聰慧。

世子微笑了:「太岳能有這句話,那便是對朝廷的忠心。既然是對朝廷的忠心,那我想方設法,也該成全。我會盡力到翰林院替太岳籌謀的。」

翰林院是清貴文臣之首,詞章翰墨輻輳之地;以穆國公世子的文化水平,真能在這群眼高於頂的詞臣中籌謀出什麼嗎?就算不怕文人口水洗臉,單以世子這開口欽點的做派,是不是也有點太過於攬權自重了?

張太岳感到了莫大的疑慮。但大概是出於禮貌,他一句話也沒有多說。

……再說了,在朝廷頂級的權臣前,可憐又弱小的張太岳還能做什麼呢?

·

檢查完張太岳的實習工作後,穆祺又拎著奏疏去了內閣。他從角門下馬入宮,一進門就覺得不大對頭——角門尋常是宮人僕役們出入的地方,所以看守得並不嚴謹,偶爾還有些小攤小販來叫賣糖葫蘆和綠豆湯,做一做宮裡的買賣。但今天看門的換成了五個人高馬大極為面生的金吾衛,小販的推車也不見了蹤影。門內外空空蕩蕩,一個閒人也看不見。

穆祺心下有些嘀咕,但也不好轉身開溜,只能硬著頭皮往裡面走;結果門內的崗哨更為嚴密,還有人專門搜檢他的衣服。拐過東南角的影壁之後,卻見內閣值房前烏泱泱站了十七八個錦衣衛,將今日當值的幾位重臣團團圍住;為首的大太監單手叉腰,正在指揮著手下搜身呢。

穆祺愣了一愣,隨後頭皮都炸開了!

天爺呀,居然叫老子趕上這檔子爛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