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種匪夷所思的命令委實有點超越了幾個官場萌新的底線, 難免讓見事不多膽子又小的幾位小官心下生出了一點緊張, 甚至驚駭之餘,還搜腸刮肚想了一想, 打算找出破綻, 推脫掉如此超乎想像的任務——以幾日的相處看,世子雖然位高權重且瘋癲莫名, 但大半時候還是通情達理的,只要他們能指出計劃的破綻,世子也不會強求……
但他們絞盡腦汁思索了半晌, 卻愕然發現了一個極為微妙的事實——這計劃好像沒什麼破綻!
喔這當然不是說他們真能起興獻皇帝於地下請他發表一番有關削藩的高論,而是幾人思來想去,發現能夠用來證偽那什麼《興獻皇帝談宗藩改革》的有關資料, 其實已經全部被世子以修語錄的名義搜羅一空, 如今盡數掌握在了翰林院——或者說張太岳手中了!
還是那句話,興獻皇帝身前不過是小小的一個藩王,根本沒有那麼多檔案和文獻可以供後來者反覆比對、尋根究底。只要掌握住了屈指可數的幾本文集縣誌與回憶錄, 那基本就是掌握住了興獻皇帝全部人生的解釋權。其他人就算心存疑慮, 也絕對找不到可以用來質疑的哪怕半頁紙。
這就是搞冷門領域的好處。只要親歷者都死光了,那手握材料的就叫專家, 是真正的為所欲為,在學術上無可制約——興獻皇帝自己都沒有說什麼, 輪得到外人嘰歪麼?
幾位萌新大受震撼……或者說大受啟發,一時居然言語不得。
尤其是張太岳——特別是張太岳,作為幼年的ssr ,雖然踏入官場還不過半月,他其實就已經隱約察覺到了老登當政下朝廷那種土崩魚爛近乎於文恬武嬉的荒謬本質,並不能不感受到莫大的刺激。但即使遭受了這樣重大的刺激,自幼所讀的四書五經聖人經綸依舊在穩定發揮著作用,維繫著他致君堯舜上的樸素三觀——換言之,張太岳久經磨礪而痴心不改,是依舊希望著能以正統手段說服老登改邪歸正,推行他心心念念期盼的某些新政。
而說來可笑,這種樸素三觀維持的重大動力之一,除了幾本經書以外,居然就是他在穆國公府的所見所聞。以張太岳入府後的見解來看,世子雖然癲狂錯亂不可理喻,舉止也常常有匪夷所思的地方,但至少所言所行還是光明正大,是竭力在革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種種舉措也頗有成效;世子的能耐與品行姑且不論,飛玄真君萬壽帝君能慧眼識珠挑選出這樣年輕卻勇於擔當的樞臣,是真正能說一句知人善任的。
因此,同樣年輕而同樣勇於擔當的張太岳也不能不心生出一點妄想來,覺得說不定朝中的種種亂象全是因為奸臣當政,皇帝的本意都是好的只是下面執行歪了而已,只要像世子和自己這樣的忠臣能正色當朝,那必定可以撥亂反正重整山河,光復高祖美政而重開萬世基業云云——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但現在,現在親眼目睹了世子施政的種種指示之後,萌新張太岳卻不能不感受到一種濾鏡破裂的莫大痛苦——如果穆國公世子都不能不依靠這種近乎於坑蒙拐騙的盤外招數來勉強推動自己的意志,那其餘人等還能有堂堂正正治國理政的餘地麼?
難道他將來青雲直上有幸入閣拜相(以現在的經歷看,這幾乎就是必然),也非得學這樣近乎於無賴的手段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