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世子很快就給閆閣老上了一課。當然,他倒也沒癲狂到直接打上閣老府,卻指示內閣中書們印發了一大批的什麼《閆閣老談話紀要》,聲稱是閆閣老與自己對談時提及到的宗藩改革要點,以皇帝口諭的「宗藩改革小組」之名義,要印發給六部統一學習。這本小冊子被送上閆府之後,原本告病請假的閆分宜立刻像火燎了屁股一樣的竄了起來,什麼感冒發熱全都不治而愈,當天就跑到內閣來當值來了。
所以還是環境最能鍛鍊人,你看閆閣老現在多麼的龍精虎猛!
經過幾日的撕扯後(主要是世子賣力想往前走,而閆閣老拼命在後面拉),剛成立的宗藩小組確定了初步的方略,打算先將京城中難纏的御史言官們派到地方審查宗藩的不法情事,把宗室中最為飛揚跋扈跳脫無忌的刺頭打下去一批,然後再搜集罪證製造輿論,順便挑動底層宗室準備鬥蛐蛐——世子已經承諾了,可以在三個月內拿出量產的密盒技術,連他自己都無法破譯的密盒技術;那麼,對於宗室的總攻,就將在三個月之後展開。
當然,政治上的事情從來不是朝廷發一篇上諭就能辦成的。在禁苑一場大火之後,宗藩改革的確已經成為上下的共識,但改革能改到什麼地步,仍然有大量的迴旋餘地 。這一次派言官及御史下地方查訪,就是決定改革力度的重要一招——如果御史們蓄意包庇,有心減輕宗藩的罪行,那朝廷手中的罪證不足,改革師出無名,力度難免就要大大的削弱,決策與執行的微妙,就在這裡。
在這種迴旋餘地的爭奪中,閆分宜之流的老官僚是天生占有巨大優勢的。閆黨畢竟是樹大根深枝繁葉茂,即使再被打壓摧折,人脈和儲備也絕不是數月之間青雲直上的穆國公世子可以比擬。閆閣老都不需要特意的做什麼,只要在御史的人選中安排上為官多年稜角已經磨平的老油條,就能順順利利將這個稀泥和下去。
眾所周知,在我大安朝兩百年之成熟體制中,內閣的命令會被六部轉成指示,六部的指示會被各省轉成推薦,等到具體負責人那裡,就變成了紙上的建議而已。層層抵抗節節削弱,老牌官僚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以將一切操切激進而猛烈的改革溺死在形式主義的泥潭裡。
大家一團和氣其樂融融,才是官場和光同塵的真諦。所以也建議世子好自為之,不要耍他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聰明。
某種意義上,這倒也算是個光明正大的陽謀。官場風氣積年如此,就算世子發再多癲創死再多官吏,也決計改變不了這種上下一致油膩浮華的做派。困守京中的權臣太容易被壅塞耳目了,除非——除非有人能不計生死不計榮辱,既能拼命也敢拼命,可以撕破官場的阻隔將真實的消息呈報上來,為改革裝填充足的彈藥——
而在這一點上,穆祺從來沒有擔心過。
·
五月十五日,已經在上虞站穩了腳跟的海剛峰終於送來了第一封書信,闡述了自己上任數十日以來的見聞,其中著重描述了上虞所遭遇的種種困境,包括官府失能後盜賊橫行流民四起、府庫揮霍一空室如懸磬,以及管不勝管,猖獗到難以想像的海盜與走私。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