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是,正常的事情就能到處說嗎?一個世襲罔替的勛貴,給朝廷煉丹居然煉得家底精光,你這哪裡是在哭窮,分明是在打飛玄真君的臉!

真君勃然大怒,猛拍一下桌子:「胡鬧!你小子成何體統!」

怒斥過後,他忽的想起一件大事,厲聲開口:「這幾句不許記下來!」

奉命做御前會議記錄的張翰林嚇得一個哆嗦,趕緊揮動毛筆,卻只是在白紙上點了一點,什麼都沒有塗抹——人家張太岳多麼聰明,在世子開始爆雷的時候就迅速停止了記錄,根本不必等皇帝吩咐。這就是頂級ssr 的眼力勁,迥非尋常卡拉米可比。這樣的貼心貼腸,誠心如意,不比儒望那個怨種高明得多?

還是自己人用著放心,誠哉斯言。

真君憤怒半晌,還是冷著臉抖了抖衣袖,施施然坐好,並沒有再開口斥罵。

政治的本質還是區分陣營。穆國公世子這番話當然狂悖混亂匪夷所思,但如果考慮到他的身份和背景,其實也不算什麼。飛玄真君只覺得應對不佳頗為難堪,並不以為世子是蓄謀要當眾創人下自己的面子——這就是口碑與身份的雙重作用;要是換作旁人來這麼一回,估計蹲詔獄都是免不了的。

甚而言之,在一時的火氣平息之後,真君也漸漸察覺到了穆祺瘋話下的意思——當眾叫苦的確很不體面,國公府也未必就真到了沒錢的地步;世子主動請纓南下,多半還是想在戰場上趁機撈一筆。國朝的慣例,臨陣克敵之後,相當一部分戰利品與俘虜是可以由高級將領自行處置的,無論或留或賣,都是極為豐厚的一筆收入。這樣一筆收入,當然可以解國公府燃眉之急,更足以讓世子動心。反之,如果皇帝要派幾個位高權重的太監隨行,那分到的利潤可就要少得多了。利益相關,也無怪乎人家要出來發這個癲。

真君有人樣的時候還是很有人樣的,從來不在銀錢上與自己人為難,更何況現在還是慷倭寇之慨。所以他略一沉吟,還是決定敲打兩句:

「你小子胡說八道,朕怎麼放心?除非安分守己,否則絕不許南下。」

這話的意思,不就是只要安分守己,那就可以順順堂堂獨自南下麼?世子老老實實行禮答應;皇帝思來想去,卻又添了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