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即使南下,也絕不許隨意干預戰事。兵凶戰危,一切都要有大將臨機應變,輪不到你這個孺子說話。此外,倭寇兇狠詭詐,不通仁義,斷不可以常理,臨敵之時,手軟不得。」

好吧這倒的確是句人話。但「手軟不得」未免也太過於兇狠凌厲,大失天子的體面——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用之;即使不得已用兵,也該當眾表明兵戈兇險的悲哀與惶恐,留足退步的餘地;哪裡有這樣殺氣騰騰,言辭中毫不留情的?所以張太岳都愣了一愣,斗膽抬頭看了看皇帝。可聖上再沒有其他的表示,他也只有老老實實記了下來,心中頗為迷惘。

……所以說,朝政這潭水就是深吶,深得神仙都摸不到底;就算當朝頂級的ssr,也只有慢慢的學。

·

正月初五,皇帝召內閣、兵部、戶部、都督府諸長官,敲定了出兵的大計;正月初七,戚元靖即受命統領軍務,率領兩千火槍兵及重軍械輜重南下「支援」——說是支援,實際上只是為了給山東諸地的地方官留一點面子;這兩千火槍兵已經算是皇帝老底中的精銳,帶著這樣的精銳南下,無論官職大小,都是欽差。而皇帝捨得派出這兩千精銳,也算是豁出了老本一把梭·哈,真是擺爛十餘年罕見的魄力與果決,足以令尚存希望的大臣們欣喜鼓舞,不能自已——而且,這種魄力居然是用在折騰倭寇而非折騰修仙上,那就更讓人喜悅了。

手握這樣一支關鍵的底牌南下,戚元靖振奮之餘,更不乏惶恐;人家只是萌新不是傻子。拿到部隊物資後稍稍在心中估算一回,立刻就能明白這一次進軍的份量,僅僅建軍的開銷與軍費的投入,就絕對是匪夷所思的投資——可問題是,這樣一筆重大緊要的投資,期待的當然也是至關重要的回報。自己這渾無根基籍籍無名的山野武人,這能承受起如此的期許嗎?

出於某種本能的謹慎,戚元靖一路上表現得非常小心,與兵卒同飲同食同起同臥,一應操演與戰務事必躬親,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每逢大事小事,還都處處稟報隨行的穆國公世子,充分表達了恭順的態度。

不過,穆國公世子依然秉持了上虞時的態度,除了在火器運輸方面的專業問題發表意見之外,其餘軍務統統是沉默對之,只在匯報後答一個「可」字,將吉祥物的身份詮釋得非常到位,嚴謹遵從飛玄真君傳令南下時不得干預軍務的口諭;也正因如此,軍中不知有穆而唯知有戚,權責統一軍令整肅,主將運轉起來亦如臂使指。

在軍隊即將抵達山東境內時,戚元靖卻從錦衣衛處收到了極為驚人的消息——沿海的線人一路追尋倭寇行蹤,卻發現大小船隻出沒於東南海濤之上,群聚蟻附往來如織,馬不停蹄的一路北上,兵鋒直指台州、登州;船隻數量眾多,幾乎不能計算。

這樣的匯報當然有誇大之處,但事實卻似乎無可置疑。以至於穆國公世子默默聽完匯報,居然都破例問了一句:

「倭寇都聚在一起了?」

戚元靖躬身:「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