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願蒼天保佑吧!

第112章 解釋

平定倭寇之後的第八日, 穆國公世子收到了從京中快馬送來的急遞,並毫不意外的遭到了彈劾。十幾日過去後朝廷這把大漏勺該漏的也漏得差不多了,雖然具體消息仍然遮遮掩掩, 但一口氣料理四五百人的腥風血氣仍然從泄漏的隻言片語中滲透出來,令所有有識者不寒而慄——孝宗皇帝至今百餘年,文官們日拱一卒, 從不懈怠, 已經在朝政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將開國時嚴苛酷厲的政治逐漸改造, 轉化為了能讓士大夫怡怡自得的安樂窩;如今世子兵鋒一起, 難免就會讓士大夫們驟然生畏,回憶起一度被高祖太宗支配壓迫的那份恐怖, 還有被嚴刑苛法囚禁的那份屈辱。

……為了防止政治傳統被癲公破壞,為了守護百年來渴求的和平,貫徹愛與真實的仁義, 可愛而迷人的正派角色們齊心協力,終於要對穆國公世子下手了!

當然,相比起帶宋儒生, 大安的士大夫現在還是相對要臉的;至少不敢效法蘇轍、司馬光, 在對倭大勝的結果上做文章,主張給東瀛倒貼賠款賠禮道歉什麼的。大安文官們其實非常清楚,世子的手腕雖然酷烈, 但控訴的罪名多半不是虛談, 糾纏通倭的證據毫無意義,反倒可能被倒打一耙;所以思前想後, 彈劾的罪狀中並不包括實質內容,只是指責穆氏「跋扈」、「違背祖訓」、「居心誠不可問」。

——拋開事實不談, 你就說你跋扈不跋扈吧!

早在動手料理那些舉人秀才之時,文官們的狂怒就已是意料中事。但最為怪異的卻是內閣的態度,幾位閣老重臣並沒有順從朝廷輿論展現出同仇敵愾的氣勢,而只是公事公辦,給世子發了一封急遞,讓他「明白回話」、「勿得遲誤」;雖然「毋得遲誤」,但朝廷的辦事效率是大家都知道的,明白回話後雙方你來我去打嘴仗,時間少說也得拖上小半年;時間一久事態變化,很多事情就可以微妙的布局了。

實際上,仿佛是生怕穆國公世子不能理解,內閣主事的閆閣老和許閣老花了很大的心思。從筆跡上看,他們這一封精心措辭的公文,是由時任翰林學士、權知制誥的張太岳寫的。

——勒令世子明白回話的公文,居然由張太岳親筆書寫。穆氏要是連這個信號都讀不懂,那他也不必搞政治了,回家等著被下獄算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