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既然《語錄》尚在,張太岳就必須在;這一部典籍,算是保了他姓張的十幾年的安穩平靜吶。

世子已經遠去,但世子留下的《語錄》卻還在保護著他的黨羽;這一道銅牆鐵壁不可逾越,重臣們亦不能不止步。

歐陽進心中微微一嘆,只能開口:

「此事先擱下吧,以後再說。」

·

送走赴宴勾兌的十幾位官吏後,只有兩位倒穆派創始人歐陽進與趙巨卿留了下來,共同商議下一波攻勢,打算策動京郊致仕的官吏一同上書,再給穆祺上上壓力。

一一檢查了上書的名單之後,趙巨卿猶豫了片刻。倒穆派人才濟濟,雖然聲勢最大跳得最高的是歐陽進,但真正運籌帷幄厘定大計的卻是不粘高手趙巨卿。只不過政爭數十日以來,他都是隱居幕後不露聲色,深諳後發制人的道家精髓。到了現在,政潮洶湧不可遏制,他似乎也該站起來一呼百應,設法摘取勝利的果實了。謀定後動,從來都是趙尚書做事的風格

……可是,可是,不知為何,大概是某種老牌官吏保守敷衍的本能作祟,只要想到最終決戰的宏大場面,趙尚書就總是不由自主的覺得心悸——當然,這種心悸應該是毫無來由的;他已經彌補了一切疏漏,預備下種種殺招,絕沒有對手翻身的餘地。只是……

趙巨卿垂下了眼睛,將彈劾的名單遞了過去。

「這些老先生,就煩安公代為聯絡了。」他稱呼著歐陽進的號:「倒穆畢竟是大事,安公多多出面,才能積攢威望,方便以後起復嘛。我這在任的官員,倒是不好隨意走動的。」

無論如何,還是遵從本心,暫且後退一步,將戰友護至身前再說吧。

思危、思變、思退,保護自身的安全,比盲目的進取可重要太多了。

·

總的來說,倒穆派的策略其實是相當穩妥而正確的。軍事的成敗與否他們無法干涉,但只要掐住了後勤的脖子,那什麼樣的軍隊也不可能發動戰爭。給養既然斷絕,穆國公世子的敗相就已經註定了。這是自古以文馭武的密法,容不得一個後生作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