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招供
征伐倭寇的艦隊於七月盛暑之時返回, 經山東駛往金陵,預備在此簽署終戰的條約。不過,在正式談判之前, 悄悄外出的穆國公世子還要處理一些小事——緊趕慢趕一個月之後,朝廷的使者居然也恰恰在這幾日抵達金陵,送來了朝廷給世子定罪的公文。
當然, 不需要世子對這大半年來朝廷局勢的發展有什麼深入的了解, 他只要看一眼使者那張慘白到略無人色的臉,就已經知道京城政治交鋒的結局了。能夠拿到千里出使直面政敵魁首的重任, 這位使者當然是倒穆派中的翹楚。但也正因為如此, 當他在途中聽到了東瀛大敗虧輸的消息之後,心中才驟然生出了莫大的絕望:
無論如何, 這一局都是錯盡錯覺,輸得是乾乾淨淨,再無迴旋的餘地了!
可怎麼會這樣呢?明明, 明明一切謀算的都那麼妥當,明明已經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明明翻盤的可能那麼渺小,只要東瀛能夠勉強守住門戶, 他們都可以藉機控制局勢, 扼住穆氏的咽喉;可這樣優勢在我的局面,怎麼就一轉而變為葬身之地了呢?
——都是那些廢物倭人的錯!哪怕他們輸得不那麼慘,哪怕他們勉力保住一條褲衩, 自己都還能撒潑打滾, 用殺良冒功的罪名拼命將水攪渾。可現在對方連太廟獻俘的人質都給抓了回來,就算倒穆派口綻蓮花, 又能如何?
僅僅是軍功其實還無所謂;但穆國公世子乃至戚元靖俞志輔等,要麼是荒謬絕倫的勛貴子弟, 要麼是軍隊中默默無名的基層小官,都不是經由朝廷正規軍事系統選拔出來的將領,也完全脫離於官僚體系之外;這樣的人都能帶隊打勝仗,那就意味著皇帝已經掌握了一支獨立於現有體系的可靠武裝,國家最強大的暴力機器,再不由文官壟斷了。
這是晴天霹靂一樣的消息,其意義不亞於外戚出身的衛將軍一擊而破匈奴之龍城……不,或者還猶有過之——孝武皇帝雖然御下極嚴,但在巫蠱發癲之前,行事還是大致有規律可循的;可當今聖上……
一念及此,使者就不自覺的感到了暈眩。
而最可悲的是,即使勝負已分,倒穆派再無掙扎餘地,使者也不能不忍住這滿心滾水一樣的熬煎,咬牙切齒的走完流程——雖然實際上大家懂的都懂,但倒穆派名義上給穆祺找的罪名可不是非法抗倭(他們還沒大膽到這個份上),而是一堆莫名其妙的雞毛蒜皮,指責穆祺「跋扈」、「無禮」、「腹非心謗」之類;既然罪名與抗倭無關,當然也不能因為海戰的勝利而終止。即使只是尊重形式,使者也必須要當著穆國公世子的面將這長篇大論的定罪公文念完,一一誦讀倒穆派筆桿子用於羞辱對方所精心設計的種種措辭。
——當然,從現在的局勢看,這東西到底羞辱的是誰,那就實在不一定了。
穆國公世子垂手肅立,老老實實的聽完了這封酣暢淋漓的彈劾檄文,躬身行禮,以表對朝廷的敬意,然後說了一句非常要命的話:
「我需要跪下來接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