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哪兒來的這麼多銀子?
自兩漢將露天的金銀礦開採殆盡之後,中原就成了不擇不扣的貧銀國,白銀礦產比銅礦還更為短缺;朝廷一年的歲入是一千七八百兩白銀,但大半都是用糧食布帛及銅錢折算,真正能入庫的現銀也就三五百萬兩上下,足可見資源之匱乏。在這種大背景下,貪官們靠文物田產和珍玩攢出高額身家不算稀奇,稀奇的是居然真能在此貧瘠之至的儲藏中搜刮到數百萬兩的白銀。
要知道,歷史上閆閣老倒台閆黨傾覆,抄家名錄《天水冰山錄》中,現銀也不過只有百萬餘兩啊!
考慮到閆閣老與小閣老的撈錢手段,這樣怪異的對比更是匪夷所思之至……天下厚顏無恥之撈錢聖體,難道還能在同一個時代出兩個嗎?
大安的百姓,總不至於倒霉到了這個地步吧!
在場眾人倒並不清楚中原礦藏的底細,但這也不妨礙他們敏銳察覺到數字之後詭異莫名的現實。所以滿朝重臣屏息凝神,繼續聽皇帝闡述錦衣衛上報的荒謬事實:
「……欽犯的逆產大半都存在地窖中,沒有來得及運走。」真君漠然道:「他們打開了地窖,發現裡面滿滿當當都是銀子——還不是一錠一錠的白銀,而是熔融之後鑄成了上千斤的銀球,搬也搬不動……」
穆國公世子垂下了眼睛,收斂住漠然的神色:
什麼叫「上千斤的大銀球」?不過「沒奈何」嘛!
所謂「沒奈何」,應該是白銀大量輸入中原後富商們的發明,因為銀子太多用也用不完,所以乾脆熔鑄成大銀球儲存起來。一個大銀球上千斤重,就算是盜賊打開了地窖也絕對沒法全偷走,所以號稱「沒奈何」。通過這樣原始而可靠的的手段,巨量的白銀被沉澱在層層深土之下,誰也不能估算出具體的規模。
當然,這種土撥鼠一樣的深斂密藏,正是所謂地主階級反動性的深刻體現之一。巨量的財富被嚴密封存在土中,既不用做投資也不用做消費,從此脫離於社會循環之外。新技術勃勃生發而嗷嗷待哺,守財奴卻占據著巨額的金銀抱殘而守缺,切斷循環阻絕革新,直到將整個文明拖入到僵死的絕境中為止……什麼叫地主階級阻礙生產力發展?這叫地主階級阻礙生產力發展。與這老一般的角色相比,資產階級再怎麼血腥殘暴,那都是生機勃勃的先進力量——至少人家還會投資技術研發,推進社會進步嘛!
當然,這守財奴一樣的習慣弊端多多,卻無疑是大大便宜了抄家的錦衣衛;「沒奈何」圓球盜賊搬不走,急於逃命的欽犯更搬不走。巨量的白銀留在原地,極大的震撼了負責查抄的皇帝親信,也當然極大地震撼了皇帝本人。
所以,真君稍一沉默,冷冷開口:「這些欽犯哪裡來的這麼多白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