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著這一份感激,人家也要拼死效力, 在內閣面前做出一番事業來。
當然,內閣的水是很深的, 即使三人各自都有靠山,辦事也要小心謹慎,處處都不能落人話柄,給舉薦的恩主丟了臉面。
所以,外事處掛牌之後,第一件大事居然並不是搶班奪權架空六部老登,而是運籌帷幄,辦了一件大大的德政——張太岳從世子處拿到了內幕消息,知道儒望運來的木材中有大量朽爛而不堪使用的次品,堆在碼頭風吹日曬,早已乾枯變形;於是幾人設法在工部調來了車馬,將朽木逐一運回京師,以極低的價格賣給沿途的窮人,也算是隆冬時襄助民生的美事,為真君這豐功偉績的一年做一個體面周到的收尾。
大概是上下齊心辦事,總有些全新氣象;到年末衙門封印停工之前,鎮撫都城的京兆尹就格外上了一本,說經各處長吏仔細查探,如今雖已入冬,京城街道竟然沒有一個路倒餓殍;上下各能安居溫飽,如此百餘年未見之治世勝景,實在是仰仗當今聖天子之恩德云云。
這封奏摺當然有溜須拍馬的嫌疑,但內容卻是大差不差;也正因為內容大差不差,所以效果頗為震動——如今的中原倒不至於淪落到滿清後期馬爾薩斯陷阱大爆發,京師亦「民窮財盡、乞丐成群」的地步;但每年總有外地流民趁隙混入京城乞討,也往往會被活活凍死在這寒風料峭之中。這是太宗定都北方以來,歷代皇帝盡力賑濟亦不能避免的缺失。
所以,如果真能做到路無餓殍,那什麼「治世勝景」云云,誇張是誇張了一點,但也不算太為過分。僅憑這一點功績,皇帝的所謂「深恩厚德」,應該還是當得的……吧?
當然,這種對皇帝恩德不切實際的妄念,大概也只有在底層小官的身上還能殘存一二;上面的重臣縱覽全局,其實很明白這勝景的真正底細,曉得這絕不是賣賣柴火施放粥水可以達成的局面(要真有這麼簡單,前人不早就把事情料理妥當了?);如果真要追根究底,那恐怕應該歸功於對倭戰事獲勝後,皇帝特命在京郊擴張的眾多火器作坊。
擴張的火器作坊及煉鐵廠大量的招募工人,幾乎將入京的流民吸收了個乾乾淨淨。外加海商的糧食運到京師後周遭糧價大跌,連番的因素彼此湊合,居然還真把歷年都無可奈何的大漏洞勉強裱糊住了,給真君好好地做了一番臉面。
僅從這一個層次來講,開發火器後對外進取的路線就實在是效果顯著,輕易就能做到往常匪夷所思的事情。對於這樣明白之至的效果,即使如李句容一流直覺敏銳的保守派,也不能老實承認、大為傾倒,乃至於在私下生出不可自制的懷疑——雖然本能上總覺得厲兵秣馬大舉動武不是什麼好事,但似乎實踐中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壞處;難道自己想來想去,僅僅只是杞人憂天不成?
這就是新式生產力的迷人及魅惑之處了,在剛剛接觸的時候,它總能讓你品嘗到意料不到的甜頭、享受前所未有的利益、彌補以往一切的疏失;連最為嚴苛保守的學究,都很難在純粹的技術進步中挑出什麼瑕疵來。可是,甜美香醇的新式生產力蓬勃發展到最後,卻往往又會釋放出某些匪夷所思的活爹出來——這往往又是保守派所夢想不到的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