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當然,那就是不宜公開的消息了。

第130章 訪問【上】

在外務處開辦的第五個月, 受東印度公司及英吉利銀行高級專員儒望的邀請,第一批資本雄厚的海外行商終於拿到了外務處頒發的勘合,乘船抵達上虞港口。

根據儒望在書信中的說法, 他們此行是要探查某神秘東方大國的底細,設法在紡織業發達的沿海尋覓暴富的商機。儒望先生在信里信外將商機描繪得極其誘人,但大多數豪商卻只是抹不開面子勉強而來, 心中卻並不怎麼相信沿海的所謂「機會」。他們在南洋往來已久, 大多數生意都只是通過廣東周轉;雖然能從吉光片羽的商品中窺見東方巧奪天工的工藝,尚且還不敢大規模的深入中原內陸, 重本押注。

——沒錯, 聽說中土的紡織品物美價廉,足以橫掃南洋市面上一切的假冒偽劣貨色;甚至有不少小商販火中取栗, 已經靠東南沿海的商路賺得盆滿缽滿。但大資本總是更小心謹慎的;十幾萬幾十萬兩銀子不妨賭一賭,可一下注就是上百萬兩,那就誰也賭不起了。

說實話, 就是這一次豪商們打破慣例、組團而來,一半固然是看了英吉利銀行的面子、儒望先生的面子;另一面卻也是因為某些古怪的傳聞——別的不論,單單「上虞」這個地名, 這一年多以來就在南洋聲名鵲起, 躍然而居於眾多勁爆新聞之上,成為往來貿易中奪人耳目熱點,連後續之中倭海戰都還要退一步地。下南洋的行商都在傳說, 老牌霸主葡萄牙為了宗教衝突悍然出征中國, 結果在上虞被打得屁滾尿流狼狽而去,還被迫簽字畫押, 同意了一大堆不平等條約云云。

商人的傳言也未必是實話,但一兩年以來葡萄牙的確是收斂了很多, 真是潛身縮身從不挑事,甚至容忍了中國商船在自己殖民的海域裡自由往來。以南洋弱肉強食的慣例來看,搞不好是真在中國人手上吃了一發皇恩裂地拳,至今仍喘息不得。

出於商人逢迎強者的本能,行商們必須向南洋鬥獸場中新的勝利者獻上敬意。所以此次富豪聯袂而來,除虛無縹緲的商機之外,隨身還攜帶著大量的珍玩異寶,希望獻給當地的官吏,謀求非分的地位。

此時中外的交流尚且稀薄,南洋的豪商也並不清楚大安朝廷的秉性,所以舉止甚是小心。他們將大船暫時停泊在海外,乘坐小船在港口外逡巡,只派出了口齒便給的隨從下船陳請;得到官府許可之後,商人們才小心駛入港口,停泊在岸邊一動不動,靜候主人的召喚。

當然,豪商們的眼力極為老辣,即使是暫時停駐在被特意隔開的荒僻海岸線以外,依舊能從船中驚鴻一瞥的景象中推斷出不少關鍵的東西。比如說船隻駛入時他們遠遠一望,就看到了周遭接連聳立的高大煙囪,不少煙囪上還滾滾冒著濃煙;如果在往外遠眺,可以望見煙囪後高聳的木桿,那上面飄揚的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