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力工們做一日看一日,豪商們卻是知微見著;他們按著力工的說法悄悄算了算每個工坊理論上的產量,再算了算每匹布料平攤的成本,那是一算一個不吱聲;等到悄悄打發走問話的百姓,他們又設法遊說僕役,推掉了之後遊覽古蹟觀賞風景之類的照例安排,改為到工廠聚集的城郊去看了一看。

即使有嚴格的管理與較為進步的清潔理念,工業革命初期的工坊環境仍然相當惡劣,潮濕溽熱繁瑣嘈雜,只有較為底層的流民才能忍受這樣的工作。因為事先沒有安排,這些商人是在工廠開工時直愣愣闖了進去,頂著數千輛織機吱吱的噪音來回踱步,冒著滾滾的水霧一一檢查那些往來飛動梭子,端詳被改進後的蒸汽結構;幾個懂行的甚至又花錢買通了工人,自己下場織了半匹棉布。

半個多時辰之後,海商參觀團才從工坊中退了出來,衣服頭髮都已經是濕透了;這樣的淋漓大汗,一半是因為裡面煤炭烘烤,水汽淋漓,灼熱難以抵擋;另一面則是因為某種不可言說的心理作用——作為此時國際貿易中絕對的大宗貨物,大概沒有商人會不懂布料的行情;但正因為深諳行情,所以難免震動。

「我一個一個看過了。」眼見安排來的僕役到遠處去替他們打水,熟悉紡織業的恩禮小聲開口:「往小了來說,這樣的一個作坊一年下來,起碼也能織個一萬六千匹的布。」

「一萬六千匹布。」保祿道:「這裡可是有五十多家作坊呢。」

「那就是八十萬匹布往上了。西班牙人占領的呂宋,一年也就只有五十萬匹布吧?」

「……正是。而且我已經問過了,如果下單的數量足夠,這裡的作坊可以把價格壓到八錢到一兩銀子一匹,差不多是西班牙人的三分之一。」

寥寥幾句對話之後,在場細聽的商人都微微發愣。大家都是在刀槍劍雨的里滾出來的,當然明白三分之一價格且質量可靠的競爭對手在商業上意味著什麼;更不用說,這小小上虞一地居然都能輕鬆拿出八十萬匹的布料,在產量上也吊打西班牙人……

「不對吧。」恩禮忽然醒悟過來了:「八十萬匹布料,誰能夠吃得下來?」

「當然是葡萄牙人。」作為南洋赫赫有名的豪商,荷蘭商會的高層,保祿先生了解到的內幕遠超一般人的想像:「根據中葡簽訂的《上虞條約》,葡萄牙在南洋的殖民地已經向中國人全部開放了,而且不允許徵收比本土更高的關稅,叫做什麼『自由貿易』。」

說到此處,保祿先生也不覺停住了。他當然早就明白這《上虞條約》的底細,但一開始還以為是中方挾戰爭之威逼迫葡萄牙接受價高質次的商品,但以現在的局面看,情形好像——好像是恰恰相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