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好寬敞的所在!不知修這樣一座宮殿,所費幾何呢?」

外務處內部或有矛盾,對外卻是團結一致。高肅卿張太岳等默不作聲,工部侍郎閆東樓則挺身而出:

「也沒有多少,至多不過二三十萬兩罷了。」

二三十萬兩!幾位不明究底的大臣眼睛都快鼓了出來——自從皇帝遷居西苑之後,修整宮殿打造新居就被提上了日程,一心一意要替自己造個修長生的安樂窩;但此事糾結十餘年始終沒有定讞,就是因為消耗實在太大:雲貴的木材早就在歷次營建中消耗殆盡,巨木要從深山及南洋運來,運費就在百萬兩以上;如今二三十萬就能打貼下來,那簡直是天工造化一般的奇蹟了!

沒有人能比閆小閣老更懂工程造價,所以大家只有閉嘴領受這個奇蹟。當然,在短暫沉默之後,還是有人不甘心的:

「這宮殿修得如此之快,所用的勞力……」

「所用的勞力,也不需朝廷掛懷。」小閣老應聲作答,略無窒礙:「春日正是耕作的時候,當然不能為了修宮殿耽誤國家農耕的大事,所以我們沒有徵調京中的民夫,只是請示聖上,設法調來了工兵入西苑修築,又方便,又可靠。」

「這『工兵』的意思是……」

「這是穆國公世子所倡之『工農兵』的變種;京郊的火槍兵分為兩撥,輪番操練;在一半兵卒閒暇之時,就可以將他們調到各個工坊,幫忙修築內外、組裝機器。」出乎預料,回話的居然是張太岳:「這一面是為了嚴整紀律,為火槍兵日後熟悉工廠,謀求生路做準備;另一面也是節約開支,不浪費聖上的銀米。」

這幾句話簡單明了、絕無異議,但環繞的人群中卻莫名沉默了下來。聽話聽音,在場的老狐狸們當然立刻聽出了外務處幾個小輩一唱一和的暗示:

工兵重要麼?修建築重要麼?嶄新的訓練制度重要麼?不,它們其實都不要緊,要緊的只有話中暗伏的那一句話——皇帝已經可以繞開兵部繞開戶部,繞開絕大多數的國家機關,悄無聲息的調動部隊了;而這些部隊在京中組裝機器修築宮殿,重臣們居然連一點風聲都不知道!

隨意調動,說明部隊如臂使指,足可信賴;毫無風聲,說明部隊紀律嚴明,可堪大用。一支隨意調用且紀律嚴明的部隊隱伏於京城內外,那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司馬師陰養死士三千,一朝而集,立刻就能控制宮廷罷黜皇帝,奠定西晉的基業。同理,當真君在禁中擁有了不受朝廷百官約束的武裝之後,他想要悄悄收拾掉誰,就真只是動一動手指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