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對比的轉換總是這樣的冰冷而悄無聲息。嶄新的時代也從來不會留給遺老們喟嘆惋惜的時間。宮門之外一片寂寂,大家都只能愕然對望。而這沉默持續了片刻,李再芳終於從門中走出,呼喚眾人入內。
仿佛就等著這一句話召喚,閆東樓抖一抖衣袖,抬手扶一扶頭頂梁冠,昂首闊步隨太監而入;雖然一言不發,而儀態中已經充分表現出了那種恣意的喜悅。
——走,走出個虎虎生風,走出個一日千里,走出個恍如隔世!
沒錯,很多人都對新法不滿,很多人都在忌恨外務處,很多人都在憂慮皇帝的操切激進。但那又怕什麼?反正有兵在!
第135章 招攬
穆國公世子連夜奔赴回京, 剛巧趕上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樣炎炎炙烤的夏日,就算人可以忍耐,趕路的馬匹也是斷斷忍受不得的。所以他只有在河南的驛站處稍歇, 用兵部的調文從周遭的驛站中調取備用的馬匹。結果四面的驛馬多半已被調走,一時半會實在沒有運力;世子索性就在驛站待了下來,等天氣涼快一點再走。
這麼待著實在也是無趣, 穆氏索性每天都去黃河上看河工, 旁觀堤壩的改造工程——有了飛玄真君勇於擔當的親身實踐,新興的鋼筋混凝土技術排除了政治上的一切干擾, 立刻被推廣到了北方各條河流的水利修繕中。大量的水泥與鋼筋從不遠處的工坊中被源源不斷的運來, 填入河工這張永遠不能滿足的大嘴中;技術革新後的工業化效率遠遠超過落後的手工,所以今年召集的民夫要大大少於往年, 費用上也要充裕得多;只要工廠連續生產一兩個月,大抵就能滿足黃河南段所有的需求。
這種效率在現代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古代卻已經能帶來相當明顯的改變。至少世子帶著人延堤壩的工地逐一看去, 一路所路過的鄉村還算是百業興旺,基本沒有往日強征壯丁時村社一空,只有壯婦獨守門戶的淒涼景象了;甚而言之, 因為河道上經費足糧米多, 偶爾還能按著工時發一發工錢,所以四面的小商小販都來湊趣,希望能從大人們的手指縫裡蹭一點殘羹剩飯來吃吃。
直到如今為止, 由煉鋼業水泥業紡織業做支撐起的那一點工業化都只是浮於表面的一點點綴而已;但僅僅只是這一點浮皮潦草的點綴, 也足以引發某些微妙而深刻的連鎖反應了。譬如穆祺一路走來,就在街頭巷尾看到了大量販賣的鐵製器具, 做工粗糙材質簡陋,大概是商販買來了附近工坊中丟棄的廢鐵後二次加工所成;雖然簡單但也足夠便宜, 能讓最底層的百姓享受到一丁點工業化的利益,而不必忍受往昔鹽鐵高昂的壟斷。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