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完了是吧?!
真君不是沒有嘗試過其他的手腕;他派司禮監的太監去警告海剛峰收斂鋒芒,結果海知府把人扣了下來,以逾制擾民的罪名罰了五百兩入官庫,嚇得大太監屁滾尿流跑了;他給御史發了條子,暗示浙江官場抓一抓海知府的小辮子堵住此人的嘴,結果條子遞下去一點風聲都沒有,反倒是浙江巡撫主動上書,讚美海知府功績卓著品行端方,建議朝廷趕快將他調出浙江,升得越高越好,最好這一輩子都不要回江南。
——事情到了最後,皇帝甚至不得已動用了穆國公世子這顆危險的爆彈。他派人去給穆氏遞了一張謎語小紙條,暗示穆國公管一管自己舉薦的官員。但也不知道是世子沒看懂還是看懂了也管不動,反正他現在收到了第七封奏疏。
混帳!真君不發一次虎威,爾等還以為是皇權可欺!
皇帝掃一眼高高壘起的奏疏,語氣變冷了:
「朕記得,外務處舉薦的那個潘印川上了好幾道摺子,都是談論黃河的事情。」
「是。」公主老老實實地盡秘書的本分:「內閣已經看過了他做的方案,打算委派他巡視河工,試一試這個治本的方案。」
「怎麼,大臣們又要在治水上推陳出新,折騰些新花樣了?」皇帝意味不明的笑出了聲:「黃河年年修,年年有河患。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治本不治本看來也是妄言。最要緊的,還是不能叫河水泛濫,潰決成災;若是水沒山頂,懷山襄陵,那便是上下失序,朝野不寧,必成大禍。」
他停了一停,提筆在御箋上批了一個「穆」字:
「這樣的話,內閣都該知道。」
又是這樣似虛似實、半陰不陽的謎語人做派!但也許是血脈相通,天生異稟,思善公主在老登身邊磨礪已久,居然也練出了捕風捉影的功夫;如今稍一遲疑,竟也領悟了這詭異的暗示——毫無疑問,這是真君借題發揮,又在表達他陰冷的不滿了。君父為山,臣子就是江河;江河懷山襄陵,那就是臣子肆無忌憚,逾越了君臣應有的秩序,「必成大禍」。
將這樣的話轉告給內閣,無疑是對穆國公世子最直接的敲打,幾乎是剝下了國公府的臉皮。顯然,皇帝已經被刺激得很不耐煩,不願意忍受忠臣的進諫了;海剛峰遠在浙江,一時還不好動手,但穆祺這個舉薦人居然管不好人,那當頭就該挨上一棒。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