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劉柏三兄弟的打磨手藝,秦瑤刻意讓他們往精細了去做,能用得越久越好。
水車和石磨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磨損和損壞,秦瑤之前也承諾會教下河村人怎麼修繕。
但要是她和劉木匠把尺寸都定量好,自己再生產一些置換部件,到時候想要零部件修繕水車的村民,會不會直接選擇來找她們購買?
想到這一點,秦瑤當天打完磨回到村里,就興沖衝去找劉木匠商量。
兩人一拍即合,當下就擬好了數據收起來備用。
其中水車的扇葉、承軸、搖臂,是最需要頻繁修繕的東西,且個人做起來還非常費事,是個精細活兒。
一旦發現自己做的尺寸怎麼都合不上,懶得動腦麻煩的村民自然會想到找劉木匠。
「秦娘子,你說咱們這水磨坊真能推廣出去嗎?會有這麼多人捨得銀子做它?」
雖然很激動,但稍微冷靜下來後,劉木匠還是不太自信。
畢竟秦瑤當初做出水磨的時候,村里人的反應就很能說明問題。
不過現在可不一樣了,秦瑤反問:「你沒發現村裡的磨坊都沒什麼人去了嗎?」
現在哪怕是夜晚,她家水磨坊里還是有磨磨的動靜。
每天使用時長增加,害得她幾乎隔兩天就要去檢查一下水車,免得它直接罷工了。
這就是用木料的壞處,要是承軸能用金屬的,就不用這麼麻煩。
但金屬就意味著造價高昂,這家家戶戶喝稀粥的,誰用得起啊。
習慣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用過了便利的水磨,誰還願意用人力石磨?
劉木匠想了想,好像還真是,老磨坊現在都沒什麼人,倒是秦瑤家的水磨坊,排隊的人越來越多。
秦瑤自信的對劉木匠說:「市場反應可能會落後一點,但未來前景一片大好。」
下河村比劉家村富裕,道路四通八達,水磨坊建在下河村,其本身的宣傳力度就比在劉家村強許多。
劉木匠想想未來那熱鬧場面,臉上皺紋都笑開了。
劉大嬸熱情留飯,秦瑤盛情難卻,在劉木匠家蹭了兩碗青菜粥,火速起身告辭。
在別人家不好意思放開了吃,再不回家,她就要餓扁啦!
天已經黑透,秦瑤以為自己回到家就能開飯。
沒想到,四個孩子都不在家。
劉季倒是在廚房裡做飯,秦瑤狐疑問:「大郎幾個呢?」
劉季聽見動靜,茫然回頭往院裡一看,「剛剛拿著球出門去了,還沒回來嗎?」
他抄完書歇了一會兒,沒想到太困坐在椅子上睡著了,醒來天已經很晚,想著秦瑤就要回來,飯卻還沒做,嚇得汗毛倒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