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李氏跌跪在地,口中稱歉,常山王連連叩頭。
太皇太后又對皇帝高殷道:「還不去扶起你阿叔?」
高殷咬了咬嘴唇,結結巴巴的擠出一句:「我……我只願……叔父留我一命,讓我……下殿去,那……那些漢臣,任由……叔父處置便是。」
三日之後,太皇太后親臨楊愔的喪禮,用御金做了一雙眼球放在楊愔的眼眶之內。
太原長公主遠遠的望著太皇太后,腦海中響起明女庵內母親勸她下嫁楊愔時說的那句話,「楊遵彥,尚書右僕射,博學多才,性情溫厚……」,嘴角不禁扯出一絲冷笑。
太皇太后婁氏已走到女兒的近前,長公主高泫面無表情的行過君臣大禮。
「請太皇太后准允臣妾去明女庵修行。」
婁氏將女兒扶起,一把攬在懷中,失聲痛哭道:「阿泫……家家對不起你……」
高泫輕輕的推開母親。
「臣妾不修超脫輪迴,只修來生不再做你的女兒。」
婁氏緩緩收回了還想擁抱女兒的手,卻斂不起划過滄桑面容的淚珠,她那早已冷若寒冰的心,竟忽然間碎裂了一角。
三月戊申,皇帝高殷下詔以常山王高演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長廣王高湛為太傅,京畿大都督。
高演護送太皇太后返回晉陽,而所有軍國事宜也要隨之呈報晉陽,由他親自裁決處置。
高湛則以京畿大都督之名掌控鄴城,穩住政變後動盪的局面,並將高孝瑜薦為侍中,名為侍從皇帝左右,實則監視高殷的一舉一動。
孝瓘追隨長兄留在了鄴城,仍以領左右將軍之職戍衛禁中。
這段時間,孝瓘忙於軍務,一直住在領軍府內。直到辛未日晚間,孝瑜滿臉喜色的找到他,令其速速歸府。
他不明就裡的回到府邸,清操聞訊迎出,看到孝瓘先是一愣,而後長舒口氣,眼裡竟隱有淚光。
孝瓘還道府中出了什麼事,急忙上前問:「怎麼了?」
清操拭淨了淚,搖頭笑道:「沒什麼,你回來便好。」
掖庭譁變,都城人心惶惶,孝瓘多日不歸,音訊全無,清操日坐愁城,未得一日安穩。
「吃過飯嗎?快把鎧甲換了吧……」清操拉了他往內庭走,到了房中,忽見榻上的五色朝服,七旒冕,禁不住一愣。
「今日吏部送來的。說是明日上水一刻,令史會來府正式宣讀詔冊。」清操試探著問道,「第下此番立了大功?」
孝瓘自嘲的一笑,「楊遵彥雖為漢臣,卻可做到主昏於上,政清於下。而他死後,朝政亂作一團,我也不知是立了功還是犯了過。眼前這些,不過是站在勝者這邊,得了些實際的好處罷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