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周軍南下之前,齊國朝野沒有人能想到他們會直取龍城晉陽。
起先,柱國楊忠只是率一萬騎兵北上什賁,又向西北進軍到武川。
武川曾是周國太祖宇文泰和同袍起義的兄弟們的家鄉,楊忠在這裡走訪故居,祭奠祖先,並未引起齊軍的關注。
進入十二月以後,生活在邊境的齊國軍戶、邊民都想著過元日,籌備年貨、祭品,商賈活躍,貿易繁榮,人們大多放鬆了警戒。
楊忠趁此機會,突率大軍南下渡過黃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下邊境二十余城,直插入晉陽北面的屏障——陘嶺。
陘嶺關(即雁門關)地處勾注山脊,是北方草原與中原地區的咽喉要地。
對晉陽城來說,丟了陘嶺關,就意味著喪失了北方的屏障,須直面敵軍,苦守孤城;而對於中原的政權來說,喪失了陘嶺關,也就意味著再無險可守,塞上敵軍可以長驅直入,進而占據整個中原沃野。
所以自秦時起,陘嶺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恐怕就連楊忠自己都沒想到,駐紮在這般重要關隘的齊軍竟會疏懶懈怠至此——他們只在陘嶺以西的太和嶺道駐紮了軍隊,而東面的烽戍僅放置數名烽子,以瞭望敵情。
時值隆冬,陘嶺已斷斷續續的下了半個月的雪,此時內外皆被白雪覆蓋,朔風呼嘯,值夜的烽子們躲在戍台中打盹。
直到周軍先鋒從小路抵至城下,一個烽子才發現了敵軍蹤跡,他慌忙搖醒同伴,合力抱來蘆葦和紅柳想要點烽火,卻發現因連日大雪,薪柴受潮,竟無一根乾草可以引燃。
周軍的先鋒用飛爪練索爬上城牆,烽子們投石卻敵,又有人一路飛跑到西面報信。
待齊軍調兵遣將來到東面增援,楊忠的一萬輕騎早已殺入關內。
雙方短兵相接,齊軍慌亂之間根本無法阻止起有效的防禦。到了次日中午,陘嶺關便被周軍占領。
拿下陘嶺關,楊忠並不急著前行。
在寒冬臘月里長途奔襲,周軍也是消耗甚大,士卒饑寒交迫,戰馬掉膘脫毛,他下令全軍暫在陘嶺修整,一面收繳武器、清點戰俘,一面等待十萬突厥鐵騎入關。
「你領游騎,回靈丘去迎突厥人。我們現在孤軍深入齊地,我很擔心突厥人出爾反爾,不來會盟!」柱國楊忠對隨行隴州刺史楊纂道。
就在剛剛過去的那個秋天,阿史那俟斤與周國締結了婚約——周國天子宇文邕即將迎娶突厥的白鴻公主。突厥的木桿、庫頭、步離三可汗也會在十二月,兵分三路,領十萬大軍與周國共同伐齊。
霜寒千里,雪虐風饕,孝瓘率領的小股齊兵正行於九原城外的山坳之中。
幢主相里僧伽催馬越過數人,來到孝瓘身邊,低聲道:「殿下,賊軍已破陘嶺關!」
「這麼快……」孝瓘也是緊鎖眉頭,重重嘆了一口氣。
孝瓘身畔的尉相願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冷聲道:「這幫人平日油水撈了不少,商旅過陘嶺哪家不被扒下一層皮,關鍵時候都他娘的成廢物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