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陳知夏職場筆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陳知夏笑了笑:「你是如何完成400億的募集的?」

顧墨笑了笑:「當地的各大企業我都有人脈,系統關係我也很熟,不過,這麼細的事,我建議和老闆面談。」

一些涉及隱秘的事,她也懶得追問。

直接把簡歷推薦給了李總,李總看了這兩份簡歷研究了幾天,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感覺顧墨太年輕又沒有地產經驗,不值四十五萬年薪,三十五萬左右可以考慮,讓陳知夏再找找。

陳知夏找了顧墨,她表示待遇沒得談,因為李總項目不過百來億做得沒意思,只有大項目她才會考慮三十五萬的年薪。

像北某大的學生,有學歷有能力畢業出來可以直接拿二十多萬的年薪,加上這兩年的履歷,拿三十多萬是合理的,雖然她有大項目經歷,但她可能只是個副主角,她要四十多萬,確實有點多。

陳知夏繼續去網上刷簡歷,直接把範圍縮小到了清北畢業生,NO.1大學。

在外地的招聘網很難遇見清北畢業生,只要把地址設置到京都,標上三十萬的年薪,求職簡歷還是非常多的。

但是清北做投融資的不多,更多是深度技術行業,研究或者開發、程序之類的。

陳知夏看到復大的都敢要四十萬待遇,以為清北會突破五、六十萬年薪的上限。

實際,在眼花繚亂的高端人才簡歷堆里,清北簡歷上的期望待遇並不突出,其中一個人引起了她的注意,做過金融行業,年齡三十三歲,期望待遇是月薪一萬五。

簡歷上的相片裡,是一個戴著眼鏡的斯文男生。

清北是所有人的夢中學校。

陳知夏對清北有著很強的濾鏡,即使他的履歷不出色,還是選擇了和他聊一下,知道他租房在京都,老婆是父母介紹的,孩子在省城讀書,因為公司破產了被裁員,迫切的需要一份工作。

他說話條理清晰,思維也非常不錯,工作經驗也豐富,學歷也很出色,唯一的不足是人脈資源。

陳知夏深知,他不是李總想要的苗子。她回覆說要考慮考慮的時候,他聲音有些迫切,他說一萬二月薪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一刻,陳知夏突然的心酸。

如果是她拿一萬二,那是天賜。

但對於一個頂尖學校的天才是不公平的,他曾是父母、學校、所在城市,所在省份唯一的驕傲。

他帶著光環讀了所有的書,卻面對生而帶來的不公,承受力不好的,也許真的會瘋掉。

他所拿的收入甚至輸給了陳知夏一個三本的學生。

陳知夏拿到提成後,年薪比他或許還要高一些。

她沒上過清北,卻贏了某一個清北的畢業生,應該開心才對。

那一天,陳知夏卻突然的難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