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便是?太平盛世的光景了。

待阿耶在位,時有天?災發生,麟德三年,每斗米還保持在五文錢左右。這些?年糧價逐步上漲,可?漲至百錢,當真是?頭一回。*

觸目驚心!

面對饑荒,皇帝下令,運山東、江、淮的糧食進入長安城。然而此時關中顆粒無收,百姓大規模逃荒,耕牛死了十之八|九,那點糧食只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治標不治本。

於是?便有大臣建議:

「請陛下重回東都?。」

東都?洛陽,一個對李顯而言充滿了不好回憶的地?方,好不容易從?那地?方回到長安,他是?說甚麼都?不會回去的!

但?明顯朝臣的提議更為?合理?,沒有充分的理?由,李顯也不好拒絕。

韋皇后與他多?年夫妻,自是?明白?他的想法,便對皇帝道:

「吾全族皆在杜陵,吾可?以隨陛下走,難道全族人也能捨棄家業宗族,隨吾一起走嗎?咱們一走了之,待亂民擠入長安城,吾那些?宗族之人還能有活路?

陛下想走便走罷,吾好不容易與家人團聚,是?萬萬不想走的。」

李顯一聽便來?了精神?,再有朝臣向他提議,他便憤怒的表示:

「豈有逐糧天?子邪!」*

表面上看,他是?不想做一個追著糧食跑的天?子,背地?里?,韋氏對他的說的那番話,還是?叫朝臣們知道了。

眾人除了罵韋皇后禍國殃民外,也明白?了皇帝的決心,便不再提此事,開始想辦法解決眼下困難。

然而對李顯這個皇帝而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話當真是?丁點兒沒錯。關中饑荒,絲毫不影響皇帝奢靡享樂過上元節。*

這年的上元節,大明宮內歌舞昇平,君臣同樂。

而秋東以「為?母守孝」為?名,並未出席,帶著李百歲去了終南山,與兄長們一道兒過節。

無人能指責皇帝不對,因為?帝王守孝,以日代月,守三十六日便夠了。

也無人能指責福王不對,因為?全天?下皆知武后對麼兒有多?偏愛,他想認認真真守三年也理?所應當。

秋東一身?玄色披風,牽著百歲的手,鹿皮靴子踩在才?掃出來?的台階上,發出咯吱咯吱聲。

終南山上積雪未化,與燈火輝煌的大明宮相比,一片肅殺。

秋東帶著百歲,先去孫道長的院子,給他老人家上了三炷香,這才?轉去了大兄院子。

兄嫂親手做的飯菜擺在飯桌上,葷素涇渭分明。

大兄堅持茹素,身?體越發單薄。

二兄嚼著香噴噴的小魚乾,圓滾滾的肚子越發富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