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到部落當祭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也就是他們手腳真的使不上什麼勁兒,要不然也是要拿起工具夯上兩堵牆的。

將老人手裡的枯草墊接了過來,漢子們臉上都帶著笑喊叔叔伯伯。有嘴甜的,還不忘說一句辛苦了。

老人心裡熨帖,大家心裡也高興。

原來延越的每個人都在努力,為了新家,為了未來,為了新的生活。即使年邁體弱、即使力量微薄,也沒有一個人是坐享其成的。

在將枯草墊罩在房頂不久後,雨就忽的下大了。草墊子的大小是常念提前計算過的,延伸出去的長度剛好可以護住夯土牆,讓它可以不被雨水淋濕。

二三百人頂著大雨往回走,多數人並不在意天上掉下來的雨點子,倒是有忙熱的漢子揚著臉接雨,完事還不忘說一句「得勁兒」。

怕老人們淋雨生病,出門時常念都提醒大夥拿了草帽。他自己也戴了,只是雨點被風吹得傾斜,有的斜打在了背上。剛要打個哆嗦,就發覺好像有什麼東西遮住了背後斜淋過來的雨。轉頭一看,原來是厲把草帽摘下來擋在他的背後。

他想說不用,可厲卻不看他,只隨意的抹了一把臉上的雨帶著他往回走。

第34章

外面的雨由大轉小,但始終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常念想到上輩子聽過的一句俗語「一場秋雨一場寒」,昨天看過日晷,應該是快到寒露了。

瞧著祭司發了半天的呆,玥想了想還是拿著織好的布過去,問衣服到底要怎樣做。

他們現在穿的上衣連都算不上,不過是用塊皮子圍上一圈,再用麻繩系好。下邊就更簡單了,一個桶狀的皮裙就是全部的遮擋。男人的短一些,女人的長一些。所以別說做衣服,玥連衣服該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常念倒是知道衣服的樣子,但是真能畫出裁剪樣式的卻不多。他首先淘汰了現代的T恤短褲,要是跳過傳統服飾這一環,還覺得怪可惜的。

關於古代服飾,他能想出剪裁做法的除了馬面裙,可能只有魏晉時期的直領襦衫。主要是這種服飾剪裁簡單,而且有一種特別的對稱美,所以當時就記下了。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魏晉南北朝那會兒很興襦裙的穿搭,是典型的"上衣下裳"的衣制,如今直領襦衫搭配馬面裙,倒也合適。

想好便下手,他用麻繩量過母親身高和肩腰的尺寸,便也不猶豫,開始下手畫樣裁剪。

常念想著,衣服肯定不能做一身素白色,不然看上去沒氣色。尤其是母親的膚色不算白,更不適合。想起來好像是紫色比較襯膚色,他便問玥:「前些日子我講的紫草還記著吧?」

玥當然記著,張口就說出了它的特點。「紫草,大多一尺到三尺高,長著細長尖葉,葉上有伏毛。」

常念很滿意玥的學習態度,「不錯,明天你去采一點新鮮的紫草回來,我有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