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到部落當祭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之所以能快速鋪設完成,還是因為周圍部落積極參與,外加並沒有採用部落內部的水泥路。考慮到石灰岩的開採、煉製、調配及運輸等問題,最終還是常念拿出了效仿古代官道的方案。

雖然功能上的確不如水泥路,但好在材料易得,便於施工。

確定路線就開始挖地基,官道底部鋪設大石塊作為基礎,上層再用小碎石填充空隙,最頂層是摻了鹼的黏土,這不但可以保持道路乾燥還不易長植物。

道路從中間向兩邊有微微斜坡,保證路面不積水。道路兩邊設溝渠,用於排水。所以,別看只是簡單的鋪設,這可要比之前的大野路好走得多。

由於周圍的樹木都砍掉了,視野極為開闊,千步內並未有視線遮擋,且附近沒有水源,更沒有適合的藏身之處,所以少有野獸出沒。

另外,修葺過的道路寬闊平整,走起路來輕省許多,一條路建完,方便的何止是延越和原水郡,就連過來參加秋季交換集會的部落都撿著這條路走,真成了名副其實的官道。

修路的時候還發生了個有意思的小插曲,延越到原水的最短距離其實要經過一個小部落,雖然驅逐該部落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兒,但大家還是一致決定繞路過去。

誰知小部落知道這個消息後,積極表示願意讓出族地,並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文山一樣加入延越。

了解過情況後,厲得知該部落十分貧瘠,三百多人的部落對於現在的延越來說,吸納起來很容易,為了縮短路程便接受了小部落的加入。

秋季交換集會,延越辦得更熱鬧。

當時隔幾個月再來延越,見到已經完全看不到邊際的城牆時,各個部落心裡驚訝萬分,有的竟直呼神跡。

參與建設的一個小部落反駁:「這可不是什麼神跡,都是我們眼瞧著建起來的。」

喊神跡的部落首領問:「你們見著了?」

那人胸脯一挺,高聲說:「何止見到了,裡邊的鵝卵石還有上邊的青磚,我們部落都有參與。」

說完,他心裡竟覺得驕傲。

怎麼樣?壯觀吧?雄偉吧?不可思議吧?我們部落參與的!

這樣想的部落,不止一兩個,尤其是當一些中型部落和大部落過來用物品和他們交換銅錢時,內心的滿足感達到了頂點。

本來以為今年是個難熬的年份,沒想到跟著延越沾光,反倒是活的更有滋味。

除了城池變化讓人驚嘆,護城河的出現更是讓人直呼不可思議。來的早的部落不急著擺攤位,反倒是開始討論起延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