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到部落當祭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麼寬一條河放在這是做什麼的?」

參與過建造的人趕忙站出來解釋:「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此河名曰護城河。護城河寬二十五米,深四米,如果有人想從這河面游過去,瞧見城牆上的弩箭了沒,一通箭雨過去,保證能將河裡的人射成刺蝟。」

問話的人不信,「你怎麼知道?」

那人似乎就等人問這句話呢,自豪道:「當初延越的祭司大人當著我們的面說的,還讓城牆上的士兵示範了一波箭雨,那陣仗可不是我等凡人能抵擋的。」

完事他指著那河面的鐵索橋,介紹:「看到鐵索橋沒,等夜晚的時候,鐵索橋會通過裡面的機關提起來,到時候誰也別想進入延越內城。」

問話的人望河興嘆:「真是太巧妙了,也不知是誰人想出來的。」

能讓大家討論的何止這些,秋季交換集會的品類更多,出現了好些沒見過的新鮮玩意,直讓小部落的大呼開眼,讓大部落的想法弄到更多資源交換。

按照之前商議好的,延越此次秋季交換集會分為內市和外市。

外市和夏季交換集會一樣,但內市卻設在內城。又叫許多對延越城內好奇的部落驚喜不已,以為可以看到延越內部了。

穿越鐵索橋先進入一個半月形的建築,聽延越的人說,這裡叫做月城。通過月城向內走,就進入了四四方方的瓮城。

瓮城面積相當於大半個足球場的大小,與城牆連在一起。但要如何形容這裡呢,壓抑,壓迫感十足!

它無論樣子還是功能,都更像是一個高聳的囚籠,四面的高牆上除了結實厚重的大門,就再無其他。

但凡有一些頭腦的人,便知道這樣的地方極其危險,如果是己方攻入這裡,定會九死一生。因為,只要幾波箭雨射下來,那瓮城中的人十有八九都要交代在這裡。畢竟,城門狹窄,即使要逃跑一時半會兒也無法全部逃出。

事實也確實如此,瓮城內設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為得就是給進來的人來一次「瓮中捉鱉」的體驗。

來人終於通過瓮城進入延越,但仍無法深入,直接右拐去了內市。

內市又名西市,青磚黛瓦,斗拱飛檐,一個個懸掛牌匾的鋪面窗明几淨,中間的道路由水泥鋪就,寬大概六七米,足夠十來人並肩而行。

如此氣派的建築,他們哪裡見過,裡面售賣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門,有的要是沒有人介紹,根本不知作何用處。

紙坊、書齋、藥鋪、酒家應有盡有。

售賣布匹的地方,除了夏季交換集會見過的彩色布匹,還出現更柔軟保暖的料子—棉布,價格比麻布貴了三四倍。

擔任誰都知道,這要是城裡的大人見到,肯定要搶著交換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