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洗漱用得東西,肥皂、香皂、澡豆、牙膏,個個都是能將人梳洗乾淨的,尤其是澡豆和香皂,老遠就能聞到香味。做過游商的一些人都能想像到,那些大家族的姑娘夫人見了這些東西會是何種表情。
內市的物品樣樣都好,只是全部需要用銅錢結算,可愁壞了要交換的人。
第106章
比起肉眼可見的外部變化,延越內部悄然的改變也十分驚人。
秋季交換集會之前,部落人數就突破了四千。一開始內城只占三分之一,這還是將留越、原水遷至內城之後才達到的比例。
之後又在外城選了一些能力好且人品不錯的遷至內城,最後讓內城人數達到兩千三百多人。
當然,占據另外三分之一的役人也有所調整,不論來延越的時間長短,但凡表現積極且對延越有歸屬感的,一律頒發了外城戶帖,並沒有讓他們服役滿兩年。
而那些奴性強,覺得沒了鞭子抽又吃喝不愁,故意變得懶散的,則是以役人的身份發配到了西邊,做石灰石開採的工作。
延越對水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石灰石開採是個大工程,正好由他們負責。
好在如此想的占少數,最後只有二百多人在西邊挖礦,而留在延越主城的,沒有役人只有內城外城居民。
其實,厲如此安排也有自己的用意。
外城都是外來勢力,並不能算穩妥,如果將獲得新身份的役人打散投放在每個部落中間,正可做權力對沖。兩股勢力的摩擦也好,競爭也罷,內部肯定不能是一塊鐵板,必然讓雙方形成互相監督的局面。
而且為防止這些下放的役人沒有話語權,除了令官外還設里長,令官由之前部落首領擔任,里長則是由部落從役人中選擇比較信重的人。
原部落的人不敢瞧不起役人,畢竟他們在延越待的更久更受信重。而役人剛獲得新的身份亦是不敢張狂,所以兩方也能表現的相敬如賓。
後面如何融洽發展,就需要看他們自己的。
建立了這種相互制衡的關係,便於延越內部的消化吸收,畢竟快速發展的根本還是人口。
現在外城已經不再用族的概念,總不能來一個部落就叫一個族,那以後延越不得搞出八百個族。
外城現在都是圈地建村,以前是什麼部落,現在就是什麼村,一眼望去井然有序。
既然叫村,自然不能再住以前的半地穴式的小窩棚。之前在役人分派下來後,就開始給他們留小半日的時間建房。
這些新加入的役人有建房經驗,自然成為主力,也讓他們的融入更為順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