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近兩千人,共組成了十幾個小村子。待到秋季交換集會時,一個個紅磚房早就建好。
村里房舍整齊,炊煙裊裊。田裡阡陌交通,農人往來。
過來交易的外部落,有的也會去參觀一下延越的外城。見到他們的生活,動心的小部落何止一兩個。
外城有農田,自然就要牽扯到稅收,畢竟延越的糧食收益,不能指著部落自己的那些地。思索再三後,常念拿出清雍正時期的田稅政策,就是歷史課本上學過的攤丁入畝。
丈量每村每戶開墾的土地,然後按照土地數量徵稅。前人的經驗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總比他一點經驗都沒有的人想的完善得多。
而說起稅金,延越這兩日徵收的交易稅竟是個不小的數目,在此之前誰也沒想到還能通過這樣的法子賺錢。為了能買到更多的物品,這些中型部落和大部落繳起稅金來一點都不心疼。
常念在西跨院裡搗鼓東西,鶴帶人把他之前定製的培菌箱送過來。雖然有圖紙和名字,但他也不知道培菌箱是做什麼的。
「回來了。」常念放下手中的東西。
鶴看了一下四周,問:「祭司,這幾個箱子給你放哪兒?」
給他指了個地方,常念說:「就放這吧。」
「祭司,培菌箱是做什麼的?」
「我準備用他培養紅曲菌,你暫且可以當它是一味藥材。」
鶴點點頭,又問:「那以後還有別的用途嗎?」
不愧是跟在他身邊的人,一下子就聽出言外之意。
「對,如果找到了糯米,回頭給你們釀一些紅麯酒。這酒的口感豐富還不烈,最適合小酌。」
提到了糯米,鶴又叫人把幾個籃子拿過來。「這是外面送來的植被,您說秋季能收的作物多。果然,來了許多見過沒見過的。」
常念接過籃子,細細地分辨著裡邊的東西,翻著翻著他輕笑出聲。
鶴好奇,問:「是發現什麼有用的種子了嗎?」
「嗯,算是吧。剛和你說等以後找到了糯米好釀酒,這裡便有糯米。」
除了糯米,常念還挑出了近二十種有用的種子。拋開藥材,還有芝麻、八角、小茴香這些調味料,紅豆、西葫蘆這樣的菜,以及山楂、桃子這樣的水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