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也見到了,這裡的住房還是傳統的木屋,根據戶部的官員統計,大概可以安置百千人。這就有兩個問題,一是剩下的七千人如何安置住所,二是木屋冬季保暖性差,需要提高木屋的保暖性。祝蠡,你之前建原水郡有經驗,說說你的看法。」
祝蠡剛要起身回答,厲擺擺手,「咱們事情多,不用那麼多虛禮,都坐著說。」
聞言,祝蠡正襟危坐道:「我先說木屋採暖的問題,我早起看過駐地的木屋,大小要比原水郡最先住的半地穴式的屋子寬敞,且有更好的採光,但問題就是用木頭圍成的牆體容易漏風,我們可以在木屋的內外厚厚抹一層黃泥增加保暖性。至於冬季採暖,可以在屋內做個泥爐,滿足採暖需求。」
「至於您說的另外七千人的住房,我昨晚過來時雖然天色已黑,但仍瞧見了不遠處的一座碎石山。我想如果建造過渡用的住房,可以用那些碎石搭建臨時居所,那處碎石不少,我心中大概預估了下,應該足夠房屋的建設。石屋的建造仍採用半地穴式的,房屋向下延伸,減少了牆體的高度,所以不必費力挖地基,只需要基礎填充就好。想來以現有的人數,不出五六日,就能完成房屋的改造與建設。」
聽他講完,常念心中驚喜,追問:「為何你提議建石屋,而不是直接用黃泥做半地穴式的臨時居所呢?」
祝蠡答道:「黃泥的支撐性弱,如果用黃泥建造的話,還需要再費事去砍樹枝做支撐。我剛才雖說是碎石,但其實那裡的石塊並不比咱們部落的磚頭小,碎石的支撐性比黃泥好許多,只需要就地取材,用驢車將碎石運過來,想來壘起一米高的牆體不成問題。」
常念笑的開心,「我們想到一處去了。」
祝蠡心下稍安,知道自己的這個試題答案算是做對了。
常念叫侍從過來,從一個箱子裡拿出他這兩日繪製出來的地形圖在面前展開。
「你們兩個過來一下。」
兩人聞言上前,在地圖前面不遠處停下觀看。
「昨日我與首領還有幾位工部的官員商議,將黎安城的選址定在了駐地的東南方。這處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我們的意思是先建城牆,再建房屋......」
談到建設方案,他們乾脆叫來黎安城第一批任免的主要官員以及負責城建事宜的工部和戶部官員。
帳內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規劃的可實施性進行了論證,很快又是半日時間。
其他人退出帳子,帳內又剩下四人。
常念看一眼外面的日頭說:「你們倆別走了,留這吃完午飯咱們再繼續。」
說完之後他抱歉地撓撓頭,「不好意思,我和首領還要去一趟慶安城,所以要趁著這幾日將事情都敲定,只能多辛苦辛苦你們。」
雍留和祝蠡趕忙起身說:「祭司嚴重了,這本就是我們分內之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