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琰來此是向寶玉送一本自己編寫的曲譜的,畢竟賈母昨日給了他臉面,寶玉這裡他自該回應一些。
寶玉正因襲人說的話生氣,見了他,冷笑道:「琰兒這等仕途上進的人來我這裡做什麼。」
賈琰笑:「我來給二哥哥送本曲譜。」
寶玉見他這樣,又覺不好意思,知道自己遷怒,忙把那本曲譜拿起來看,其實他於這上面倒真不太擅長,只是喜歡聽而已,隨手翻了翻,裝作很歡喜的模樣道:「琰兒有心了,我甚是喜歡。」
賈琰料想他是心情不好,也不願多呆,隨口說了些閒話,待要告辭時,卻聽寶玉問他:「人人都勸我要上進,執著仕途經濟,為何我倒沒聽你說過?」
因為我跟你不是很熟,當然這話只能心裡吐槽一下。
賈琰不好解釋這叫尊重個人選擇,只得換了一種說法:「人各有志,很難評判哪種好,哪種不好,所作所為不過為心而已,為官者草菅人命,不如不當,為民者固守安樂,也是功勞。」
寶玉聽了也深以為然。
賈琰又道:「不過也不能盡情依著喜好辦事,畢竟男兒一生,為子為夫為父,也不好讓父母妻兒過於擔憂。倘或有個萬一,不至於徒手相看。」
當時他跟賈璉也說過這話,賈璉相當不以為然,背靠榮國府太久,早就生不出危機意識。
寶玉倒是明白他的意思,卻是笑:「我們這樣的人家,無憂,那便無憂,倘若翻了船,那也是沒的救的,老天算著功德孽障,時候到了,自然該去哪兒就去哪兒。」
賈琰不得不承認,這話,還是有點道理的。
大廈將傾,豈非一人之過?豈是一人能救?因果報應,都是一報還一報,否則地下已逝的冤魂昭昭,去向誰討個公道?
一時有丫頭進來,說大奶奶來請,是詩社的事。
寶玉對所有不勸他走仕途經濟的人都有好感,一聽是詩社,拉著賈琰也要他一塊去,當初開這詩社的時候,探春不知是忘了還是如何,就沒邀請賈琰,倒是寶釵後來提過一次,覺得都住在大觀園裡,單落下賈琰不妥,不過除了迎春弱弱的應了一聲,別人都沒當回事。
寶釵作為外姓親戚也不好多提,於是這事就這麼過了。
賈琰於詩賦上那是十足十的不精通,聽寶玉將姑娘們的詩作連番誇讚,當然夸的最多的還是他的林妹妹,就起了好奇學習之心,於是便跟著寶玉一塊到了李紈處。
青山斜阻,黃泥築牆,門口以籬笆而掩,真是稻香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