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又跑題了?三家分晉說完了,不是要繼續說春秋立法?】
仗著國內大環境的思想開放,不用擔心榮譽謀殺那些鬼東西,伍愛華也沒什麼不敢說的:「哦,我忘了,孔子後人都跪的容易,其他儒生跟著勝利者後面想要搶骨頭吃也是正常的。」
「所以說到底,仁義是用來約束他人的手段,不是約束自己的手段。」
關注彈幕的一個小姐姐忽然說道:「我抓到一些被自動屏蔽的彈幕,他們引經據典地罵得好髒啊。」
邊上人湊過來看了眼,不由感慨:「別說,這群人古文功底還挺強?」
這話一說完,聽到的人都反應過來:之前一直懷疑是外國勢力,但是外國哪裡來這麼多精研中華古代文化歷史的人?
他們要是懂那麼多,他們也就是華夏人了,畢竟我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被我們用文化同化的異族,幾代後就是我們漢族人。
五胡亂華之時,不少少數民族都改了漢姓,後來也都成了漢人。
衣冠南渡之前,南方也不過都是蠻夷,後來也成了水墨江南。
七擒孟獲之前,川蜀幾乎是異族,最後也成了魚米之鄉。
真要是哪個國家的人能把漢族文化學到這個地步,那他們和華夏海外分夏有什麼區別?
大家都確定,現在沒有這種國家。
也是因為這份確定,在看到彈幕之後,所有人都在腦海中想像了許多種可能。
不會就是查個國外的勢力,就讓自己見證歷史了吧?
「就好比我們之前說過的妻妾制度,皇帝要求自己的大臣們都要做有道德的人,自古以來萬萬沒有妾室凌駕到妻室之上,這大臣還不被彈劾的,但是皇帝自己卻能夠這樣干。」
「那種皇后選擇世家大族的還好一點,皇后家族失勢之前,皇帝和寵妃沒事也不會去挑動皇后的神經,像是明朝那種選小戶人家女兒當皇后妃子的,那寵妾滅妻的頻次完全不必說,寵妾滅妻是必然,寵妻才是偶然。」
伍愛華這麼一說,之前被她嘴的不少人都冷笑了。
【女人,也就是總是妻妾那點事】
【女人就是這樣的,大丈夫立於世,女人卻只知道後宅那一畝三分地】
【還以為有多少見解,結果讀書不還是為了爭寵?】
顯然,已經有人把伍愛華當作那種通過才女名頭邀寵的女人了。
網警小姐姐看到就是冷笑:「呵!」
這招要是放在十年前,可能伍愛華真的就上當了,為了證明女人不會總想著妻妾那點事,就不會再說這個話題。
但是這群古代男人面對的是經受過網絡時代洗禮的伍愛華。
看到這些彈幕,伍愛華就笑了:「不會吧,我只是說說古代皇帝,就有人受不了了?趕緊把我打成只知道妻妾那點事的女人?你們又試圖占據什麼制高點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