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是因為黃老提倡的無為而治,說到底就是不怎麼管任由其發展,這種治理方式實施成本很低,不太需要國庫和人力的支持,而漢初正好國庫不豐、人才不夠。」

「第三點,就是黃老思想也主張以法治國。」伍愛華解釋道:「和法家思想相比,黃老思想更加強調立法司法要謹慎,但是他們認同『道生法』,雖然批判法家主張仁義治國,但依然『漢承秦制』。」

「因為雖然漢朝統治者看到了秦朝民眾的反抗,但是他們也意識到秦朝的統治方式才是國家強大的根基,所以漢朝治理的關鍵不是全盤推翻秦朝的制度,而是在實行秦朝制度的同時,讓民眾意識不到他們還在實行秦朝的制度。」

「這也是後續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採用的方式,用儒家外皮包裝法家實質。」

伍愛華這話說完,最不解的是漢初的民眾:「可是我們現在和秦朝時真的不一樣啊?」

民眾不理解,其實核心是沒有區別的,區別的只是劉邦呂雉知道休養生息,沒有和始皇一樣急著鑄造無上偉業。

「如果說黃老思想的無為而治只是給了後世一個參考的可能,那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則是給後世提供了抄作業的範本。」伍愛華繼續說道:「可以說,漢武帝創造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

景帝聞言,略帶驚喜的目光看向自己還在少年的兒子。

劉徹心裡自然是驕傲的:孤就是這麼棒!

「可能漢武帝之前的君王都不理解,儒家那一套,怎麼可能治理好國家?」伍愛華調皮地點了一下,讓帝王們心頭一驚,才繼續說道:「這是因為漢武帝看中的儒家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已經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了。」

「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吸收了黃老、法家等學術的說法,創造了一個和孔子有很大不同的思想。」

「單從立法角度而言,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認為應該『德主刑輔』,這可能是他繼承儒家思想最多的部分了,主張以教化為主、懲罰為輔,倡導人們遵紀守法向善。」

「說完立法思想,我們來看看漢朝採用了什麼樣的法律形式。」

伍愛華這話說完,前面的君王就痛苦了:你既然說了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你好歹說全啊!就說一個立法角度算什麼?!

伍愛華:當然是因為國家爸爸的專家們還沒研究好要說些什麼,那我肯定不能提前給以前的君主透題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