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法律,分為律、令、科、比。」
「其中律,就和我們現代的法律相當,是一種長期、大範圍適用的規定,一般來說比較穩定,例如『殺人者死』這一類的規定,一般而言不會有大的變動。」
「說起『殺人者死』,大家應該都想到了劉邦的約法三章,」伍愛華笑了笑:「約法三章是劉邦剛剛攻克咸陽時候說出來的規定,但是在漢朝建國之後,劉邦發現了,這隻約法三章肯定不行啊!人類物種多樣性,讓人總是鬧出很多無法理解的么蛾子,所以還是必須要立法,要規範約束民眾的行為。」
「不管怎麼說,劉邦的『約法三章』實在是過於簡陋了,他只規定了『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只能說,這三個規定,準確地說是這兩個規定,也就是戰亂時期能夠勉強用一用,任何一個穩定政權只有這兩條法律的話,遲早藥丸。」
「顯然,劉邦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漢朝建立之後,就命令蕭何去扒拉扒拉秦法,挑選適合現在用的法條,形成漢朝的律法,這就是漢初所用的法律:《九章律》。」
「九章律為什麼以九章命名呢?因為它的內容有九章。」伍愛華說著。
聽到伍愛華這句廢話,彈幕也開始玩梗了。
【水桶包為什麼以水桶命名呢?因為它像個水桶】
【電風扇為什麼要用風扇命名呢?因為它就是吹風的扇子】
伍愛華嘴角抽搐地忽略玩梗的網友們,繼續說道:「之前我們有提到,《法經》有盜、賊、囚、捕、雜、具六篇,而漢朝的《九章律》在這基礎上,增加了戶律、興律、廄律,總共合計九個篇章,所以命名為九章律。」
「《九章律》是漢朝第一部律法,也是漢朝後續立法的核心與基礎,後續漢朝的立法都是圍繞九章律補充,或者在九章律的基礎上修改而來。」
「除了《九章律》之外,漢朝還有非常重要的三部法律,分別是《傍章》、《越宮律》和《朝律》,這四部律法被統稱為『漢律六十篇』,其中《九章律》九篇,《傍章》作為《九章律》的補充,寫了十八篇,《越宮律》二十七篇,《朝律》又稱《朝會正見律》共六篇。」
說起這個,伍愛華忍不住感慨:「想想古代人也挺輕鬆的,只要背完六十篇,就知道了漢朝所有基本法律,不像我們現在那司法考試,我是背了又背,也只記得重點法條……」
漢朝人:什麼?你說背六十篇輕鬆?
伍愛華說著:「我發現隨著科技進步和發展,各項規定是越來越繁雜,像是漢初,用竹簡,所以就修了六十篇律法,後面造紙術改良紙張普及,律法又有增加,等印刷術出現並改良,律法已經開始變得浩瀚,到我們現在,電子網絡辦公普及,如果說狹義上的法律,我們還能數清楚,如果說廣義上的法律,國家究竟有多少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規範性文件?誰數得清楚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