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伍愛華說著就想嘆氣,重新將注意力轉回漢律之後,解釋道:「除了這四個主要律法合訂本,漢朝並不是沒有訂立其他的律法,也有很多單行律,比如之前張家山的漢墓就出土了呂雉執政時期的《二年律令》,裡面包括了《告律》、《田律》、《亡律》、《錢律》等等單行本。」

「不得不說,呂雉真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執政官,劉邦要不是好命娶了呂雉,他漢家江山可能和五代十國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幸運的傳兩三代就沒了,不幸運的在自己手上就沒了。」

「啊,也不對。」伍愛華說著:「畢竟傳兩三代的很多都是短命帝王,這麼說來他們可能也不怎麼幸運?」

已經知道五代十國在唐亡之後的五代民眾瑟瑟發抖:五代居然最長就兩三代短命帝王?那豈不是一直是亂世?

第54章

五代的民眾難以相信如此悲慘的命運會降臨在自己和自己孩子身上。

天幕之前提及五代十國,民眾們以為,一國至少也有個百年吧?

而且很多朝代的更替,並不是重啟戰爭,而是類似王莽和司馬氏的篡權。

但是天幕的說法打斷了幻想。

篡權至少也要幾代或者幾十年的積累,五代的君王平均一兩代就亡國了,有多大可能是篡位?多大可能是其他勢力攻打或造反?

五代百姓不願相信,也不敢相信。

但是不管是否相信,準備工作都要做起來,儘可能防止兵亂影響,盡人事,聽天命。

伍愛華提到五代十國之後,就被彈幕吸引了注意力。

是因為漢朝和後世或為了利益,或堅信呂雉是毒婦的一些群體發送了抨擊呂雉的彈幕。

【呂后毒婦也,哪裡有執政手段?】

【若非呂氏,也不會有劉氏宗親和呂氏親眷之間的動亂】

伍愛華看到這些彈幕差點就氣笑了。

「承認女子的功績,對於某些人來說實在是很難,」伍愛華諷刺了一句:「但是不管怎麼否認,在青史之下,也不過是跳樑小丑而已。」

「古往今來,抹黑女性功績的人不知凡幾,但不管他們怎麼抹黑,自己的名字是一點都上不了史書,後人誰知道他們是哪位?」

「不過,都說糊是最好的保護色,上不了史書才是對他們最好的事情,畢竟要是為了這些事情出名,祖宗十八代都會被後人問候,被那麼個不孝子連累地不得安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