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為什麼漢朝會有財產稅?」伍愛華說著:「一來時漢初已經經過了四代君王休養生息,基本民間的正常活動已經全部恢復。」

「二來是雖然曾爺爺、曾奶奶、爺爺、爸爸給自己積攢了很多錢,但是要達成漢武帝北驅匈奴的小目標,這些錢還不夠。」

「但是漢武帝又不能隨意加稅,畢竟貧民是真的可能活不下去,他還需要人口來給自己當兵打匈奴,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到了一些肥羊身上……」

「對此,我也只能說,時也命也,漢初經商的朋友們,記得別把家業發展地太大了,不然會被盯上的……」

部分商人無奈苦笑:「可是經商這種事情,就是不進則退啊!」

「其實漢朝總體還是抑制商業發展的,之前我們也提到了商人要倍賦,而且漢朝也禁止商人子弟入仕,不過漢朝本來就是舉薦制度,所以對商人的影響也沒那麼大,畢竟不能走舉薦,還可以找漂亮女人生漂亮女兒當外戚嘛……」伍愛華轉頭又說道:「重農抑商其實是封建王朝農耕文明之下的必然,因為要把足夠的人鎖定在土地上。」

「西方王朝之所以會鼓勵商業,是因為他們地盤很小,要不雨熱不足大部分土地只適合畜牧,要不就是地中海地區那種雨熱不同期不適合耕種,發展農耕沒有前景,所以他們發展出來的是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當然要鼓勵人類掠奪的天性,因為只有具有商業的冒險心,人才會登上隨時可能遭遇意外沉沒的海船,去往其他大陸劫掠當地的人民,回來供奉母國,甚至是國家組織對外劫掠的隊伍,獲得本國發展的物資。」

伍愛華這話說完,已經有不少古人在罵了:「西方是什麼蠻夷,竟然國家組織劫掠,實在是,實在是……」

「海洋文明一開始只是劫掠,或者準確點說,就是打得過的就搶劫,打不過的就去做生意,但是後來海洋文明們發現,這樣來錢還是太慢了。」

「那麼怎麼來錢快呢?」伍愛華說著:「對外殖民,把其他土地上的人變為自己國家的奴隸,享受他們在其他土地上的生產剩餘。」

雖然很多名詞在古代並未見過,但是有學識有見識的古人都明白了伍愛華的意思,頓時一片譁然。

「這和宋朝納貢有什麼區別?!」明人罵道。

「可能是納貢還只是一部分,但是殖民要拿走全部?」有人猜測。

清朝康熙已經想到了那些來十三行通商的洋人:「所以是發現打不過,所以才請求通商嗎?」

第62章

康熙倒也沒有天真地覺得所有的國家都是善良的。

甚至清朝之前也和那些所謂的西方國家有過摩擦交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