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家印象中的十五歲,可能是和成年人差不多的身高,發育慢的還很單薄,發育快的已經完成了身體脂肪的儲備初步有了女人的樣子,又或者是外國女孩那種十五六歲看起來和二十來歲差不多的成熟……」

伍愛華說完就搖頭:「但事實上漢朝的十五六歲,大家應該看的是二三十年前貧困山區的女童,看的是亞非拉美大陸上貧民區十幾歲的女孩。」

「在那個時代,不僅僅是肉食攝入量不合格,一個交不起賦稅會把孩子十三十四歲就嫁出去的人家,家中女孩子大概率是根本吃不飽的。」

「讓一個初中年級的女孩子嫁人生孩子,是因為什麼?」伍愛華說道:「是因為人口。」

「我們都知道惠帝初期都是呂后執政,可能有人問了,呂后自己都是女性,難道不知道結婚年紀太小容易難產嗎?」

伍愛華繼續自問自答:「我個人傾向於,呂后可能真的不知道,畢竟她嫁給劉邦的時候,已經二十多歲了。」

「呂后姐妹的成婚年齡並不早,這也可能是她們後來生孩子、跟著大軍輾轉奔逃依然健在的原因之一,因為當時意義上的晚婚反而讓她們在適合生育的年齡生育,減少了生育造成的損傷。」

「根據歷史推測,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大概率十五歲左右就已經嫁人生子了,」伍愛華解釋了一下推測的原因:「歷史記載,劉邦35歲的時候有了長子,長子還是一個私生子,當時劉邦沒有和呂后成婚,而惠帝在18歲的時候被呂后逼著娶了自己10歲的外甥女,也就是魯元公主在惠帝8歲的時候就已經生孩子了,如此推算,假如呂后是在劉邦36歲的時候嫁給他,第二年生了魯元公主,魯元公主生孩子的年齡絕對不可能超過17歲,懷孕年齡最晚也是16歲,而如果呂后是劉邦37歲才嫁人,那麼魯元公主15歲的時候就必須是懷孕狀態了。」

「所以根據推測,魯元公主大概率也是15歲甚至之前成婚。」

伍愛華差點引用了公元前XX年的說法,但是想到自己之前在三家分晉的時候有提及公元說法,立刻把時間改成了劉邦的年齡,畢竟時間一說出來,始皇他們肯定能夠立刻猜測到。

「呂后一生只生了一兒一女,對於魯元公主是非常寵愛的,如果她知道並且認同過早生育對於女子的影響,或者認為15歲算早婚早育,那麼她不可能這樣對自己的女兒。」

呂雉聽了天幕的話,不由驚訝:「難道十五歲還不能生育孩子嗎?」

呂雉不理解,周圍大部分女性都是這個年齡生育的啊?

伍愛華詳細解釋道:「因為黃種人和白種人、黑種人的人種差別,身體條件是不一致的,所以我們僅僅以東亞地區為例。」

「白種人和黑種人?」唐朝已經有人聯想了:「說的是胡姬和崑崙奴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