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東亞地區,但凡是個還算做人的國家,女子最低成婚年齡是十六周歲,」為此伍愛華還解釋了一下周歲的定義:「出生滿一年,稱為一周歲。」

「而我們國家,女性結婚年齡需要二十周歲以上。」

「有人可能問了,難道這些國家不缺人口嗎?」伍愛華笑了笑:「東亞經濟稍微好一些的國家,幾乎都陷入了老齡化和少子化危機,願意生的人還真沒那麼多。」

「但是就算再缺人口,十六周歲這個年齡還能怎麼下調?再下調,就是母嬰一換一甚至一胎兩命?缺人口也需要抱住存量人口的情況下鼓勵多生育,而不是把一個長到了十幾歲的未來勞動力直接用生產這一模式害死。」

伍愛華這話一說,不同時空的劉邦和呂雉都陷入了沉思:女子生產死亡率高,竟然不完全是因為生產危險,還有因為生產時年齡太小的原因嗎?

呂雉想到了自己的女兒。

伍愛華在天幕上繼續說道:「而且東亞的規定,是建立本國女性能夠有足夠的肉蛋奶補充的基礎上,十六歲已經基本發育完成,如果天天只吃主糧青菜,沒有肉蛋奶的補充,也沒有足夠的食物,那麼人的發育是會延緩的。」

「讓我們現代評判,就是古代缺少生理衛生知識和生物科學知識的認知,所以才將年齡定在了十五到三十歲,畢竟三十歲在古代已經可以當奶奶了,在古人看來,已經是生不出來的年齡,所以根本沒有繼續催婚的必要了。」

這個話題會被提起,是因為國家看到了伍愛華之前提及表情結婚的話題被引導,專門讓伍愛華要說說古代生育相關的話題,最好給古人普及一些科學知識,也是藉此看看背後之人有什麼目的。

伍愛華這話說出來,知道人口和土地就是財富的古代君王都坐不住了,紛紛讓人統計不同年齡成婚女子的難產情況。

伍愛華說完這個年齡問題,才繼續下一個話題:「剛剛提到第三個主要稅收種類,就是財產稅。」

「財產稅,是漢朝新出現的稅種,在漢之前,並沒有這一種稅收,」伍愛華解釋道:「主要是對於有錢人的動產稅。」

「這個稅收,也是我們漢武大帝想出來的,或者說是手下想出來,他推行的。」

「武帝時期,有一個『告緡令』,就是專門打擊偷漏稅的商人,其實說起來,這些稅和所得稅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相反,漢朝的商業稅並沒有財產稅收的多,商業稅收基本在關稅津稅,也就是過路費,和市租,也就是市場攤位使用費,這些稅收,秦朝也早就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