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我們的章宗乾隆,根據他的孩子們生下來的時間和妃子晉位的時間,後人已經分析出了乾隆的口味,他比較喜歡二十到三十歲的女性,不太喜歡沒長開的少女。」
「像我們學習過生物學相關知識,都知道其實二十多歲乃至與接近二十和三十歲出頭是最好的生育年齡,不會因為年紀過骨盆沒有發育好導致母體受傷,也不會因為年紀過大導致孩子容易出現遺傳問題。」
「這個生育年齡其實男女都一樣,」伍愛華說道:「很多人會說男人多少歲都能生,確實,七老八十也有機會讓正當年的女性懷孕,但其實那些沒有絕經的四五十歲女性,和二十多歲小伙子在一起自然懷孕的概率遠高於和中老年男性在一起。」
「年齡對所有性別的人都是公平的,不存在說男人四五十比女人三十歲更適合生孩子,個體身體素質有差異,但是整體並沒有問題。」
聽到伍愛華的普及,古人不由想起了她之前的話。
還沒來得及改成婚年齡的皇帝大臣們:知道了知道了,知道年紀大一些才適合生孩子了!
伍愛華這時候又拿出了一個可以說的例子:「在生育方面,即使坐擁全國最頂尖的大夫,也沒辦法抵抗生物的自然規律。」
「比如說康熙,他在成婚的時候就已經是皇帝了,可謂是享受到當時最頂尖的醫療和調養,並且也不缺給他生孩子的女人,滿族人當時結婚也早,他和他的皇后妃嬪都是十來歲就開始懷孕生孩子,於是孩子要麼生不下來,生下來的也沒幾年就早夭了。」
「一開始的時候,康熙他們都以為是明朝的餘孽留在宮中暗害皇子,還把孩子送到大臣家裡養大,但事實上,被明朝的太監嬤嬤暗害的可能性有,但是康熙和妃嬪年紀太小所以生不出健康孩子的概率更大。」
「甚至於說,因為早早生育傷了身體,所以後續康熙早期生產很多傷了身的皇后妃嬪更不容易生下健康的孩子,就連康熙,當時的身體可能也有些小問題。」伍愛華猜測道。
「康熙直到十九歲才生下第一個活到成年的兒子,生出這個兒子的妃嬪還是入宮多年,之前只生育過一個早夭的孩子,身體傷害沒那麼大,猜測年齡和康熙不會差很多,最多上浮三歲下浮兩歲,也處於適合生育的年齡,所以才順利生下第一個健康的兒子。」
「後來,康熙二十一歲生下第二個活到成年的兒子,二十四歲第三個,這之後幾乎每年都能生一兩個健康的兒子,生育高峰一直持續到了三十一歲,直到三十三歲生了第十三個,三十五歲生了第十四個,三十五歲之後,就算康熙的後宮有很多年輕健康的妃嬪,他的生育頻率也沒有那麼高了。」
伍愛華按照之前拉出來的年齡表格說道:「在那之後,康熙四十歲才生了第十五個,四十二歲第十六個,四十四歲第十七個,四十八歲第十八個,四十九歲第十九個,十八十九還都夭折了。」
「這些數據還沒有加上公主,主要是康熙中後期的公主生卒年沒有那麼明確,所以我就沒有列舉出來了。」
「而在序齒的十七皇子之前,康熙只有兩個兒子沒有活到成年,兒子簡直多到不值錢,隨機饞哭小一半的皇帝。」
伍愛華一直口頭說理論,古人都是知道但是沒那麼在意,畢竟大家都是早早結婚,也沒聽說有多大的問題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