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伍愛華如果聽到了蘇軾的問題,一定會大聲說:「我們這麼做的理由,當然是為了向高維存在兌換更適合我們的科技啊!」

此時此刻,伍愛華也在向高維存在展示著各個古代位面的法治進度。

「怎麼樣?你看是不是進步很大?」

「不錯不錯!」,高維存在滿意地說。

「如果覺得不錯的話,是不是可以給一筆階段性的獎勵?」伍愛華不抱希望地試探性問。

高維存在卻很爽快:「你想要什麼?」

早就接到國家通知的伍愛華立馬問道:「有沒有針對颱風和洪水這些災害的科學技術呢?」

第111章

時至今日,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對於大部分的自然災害都有了完善的應對措施。

但是類似於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依然沒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依靠的是眾志成城、共抗天災。

就算現在有了人工降雨、南水北調等手段對應旱災,但是洪水和颱風依然是很難通過人力改變的自然災害。

沿海地區會在颱風預警的時候放假,讓所有人待在安全的地方,但即使這樣,每次颱風天依然少不了因此而傷亡的人員。

更別說洪水滔天,只能通過犧牲泄洪區百姓的家園和田地保住主要城市,耽誤生產生活,國家為了遷移安置泄洪區居民、洪災後家園重建、田地土壤治理也耗費巨大。

雖然現在已經可以將人員的傷亡降低到最低,但是突如其來的災難依然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加上小冰河時期的天象異常,很多時候甚至都沒有辦法預測災害的發生,暴雨超過城市歷來最高閾值導致被淹的新聞也並不少見。

在這種情況下,專家們向國家提議,要不然看一看高維存在那邊的應對方法,也許會為我們的科研指明方向?

這也是伍愛華問出這個問題的原因,要的不是設備,也不僅僅是一項技術,而是科研的方向。

在伍愛華問出這個問題之前,剛剛有城市因為暴雨暴漲的水位導致被淹,造成了人員的傷亡。

聽到伍愛華的話,高維存在毫不在意地說:「洪水和颱風?我們那邊沒有這個玩意,你讓我查一下。」

查完之後,高維存在很簡單的說道:「這東西好解決的很,我給你們傳一段信息,你們自己研究一下就可以解決了。」

伍愛華用一堆彩虹屁的送走了高維存在,然後將高維存在的說法原封不動地報告給了國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