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人看來,匿名舉報就等於沒有舉報,如果被發現匿名舉報,還會被定罪。」
「老秦人認為,你連名字都不敢露出來,又怎麼能確保你說的是真的呢?」
「但是宋朝就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便利,只要你把謠言傳出去,並且隱藏好自己的身份,那麼你就是匿名的。」
秦始皇聽了這番話,忍不住點頭道:「確實,藏頭露尾,小人也!舉報之事為特意打擊報復也未可知。」
「既然這一種彈奏具有這麼明顯的缺點,為什麼宋朝一直使用了下去呢?」
「其中很小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有一些事項真的沒有辦法找到證據,但是如果可以利用國家的力量直接核查,就能一查一個準。」
「更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風聞彈奏是一種握在皇帝和權臣手上非常好用的工具,權臣可以用來排除異己,皇帝可以用來平衡朝堂、直接改變現有的朝堂格局,最終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畢竟沒有證據的風聞彈奏,皇帝只要相信就能把你貶官,皇帝只要不信就能把你護住。」
「那究竟是信還是不信?還不是皇帝一面之詞嗎?」
聽到伍愛華這番話,不少帝王忍不住搖頭:這種事情本身就不應該說給庶民們聽。
大德天子應該是德行兼備的人才是,天幕這種說法簡直是毀了天子們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伍愛華一概不知,畢竟對於在能夠把屠龍術教給所有中小學生的國家長大的孩子來說,保持皇帝的神秘性,維護皇帝的完美形象,那是什麼玩意?
「除了中央的監察之外,宋朝在地方也設置了監察官,一般是當地的通判。」
「歷史上,蘇軾、王安石等著名的大佬都擔任過通判這一官職。」
「按照宋朝的要求,通判這一官職需要皇帝親自圈定,因為他本身就是中央派去地方的一隻眼睛,用來時刻盯著地方最高長官是否忠君愛國。」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位卑權重惹人嫌。」
【不得不說,一說是宋太、祖想出通判這種職位,我就覺得很合理】
【在唐朝之前,一州長官就是當地的土皇帝,但是宋朝之後,他們給土皇帝派了監察官,很難說這不是從陳橋兵變中吸取的經驗。】
【這不就是現在的一把手統攬全局,但是會被上面拍下來的紀檢組長盯著的模式嗎】
「通判這種職位,最怕的就是他會和地方長官沆瀣一氣。」
「在皇帝看來,最好的就是這兩個人不太對付,才能夠確保不會產生地方割據的情況,但是這兩人又不能太不對付,如果互相有仇的話,地方的工作又如何開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