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所以大家也可以想像,為什麼王安石和蘇軾會被派到這個職位上?」

【拗相公,那是看誰都不爽,不服就干呀】

【別說王安石就是這個崗位幹得最久,而且政績斐然,在這個崗位上還受到了文彥博大佬的欣賞,向皇帝推薦他,讓他升官飛快】

【蘇軾在他們看來,應該也是攪屎棍的存在吧?王安石當政的時候,他反對新政,保守派當政的時候,他反對舊政,主打一個非主流與眾不同】

「其實,兩宋時期對於文人雖然優待,但是中央集權是在不斷加深的,只是我們提到宋朝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它既開放又自由,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經濟的繁榮以及對於民事關係、科學技術發明的寬容。」

「造成這種繁榮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宋朝對於嫡庶身份之間差異化的縮小、對於男女之間身份不平等的縮小、對於良籍賤籍轉化鴻溝的縮小,因為身份的趨於平等,宋朝的民事經濟活動才極大地發展了起來。」

【可不,我要是穿越宋朝,先去大相國寺混吃等死當僧侶,然後沒事去考考科舉,考上了就繼續當鹹魚混吃等死】

【咦?宋朝的道士和尚,也能考科舉嗎?】

第115章

【宋朝的道士和和尚確實是可以去考科舉的,其實這也是主播所說的他們身份關係趨於平等的一個佐證】

【那個年代的學子從家鄉進州府或者京城趕考,都要帶上家鄉的特產到目的地賣出獲得利潤,可沒有說什麼看不起商人的情況】

看到這些科普,不少朝代的商人都露出了羨慕的神情。

【要不然宋朝對外作戰那麼爛,文治武功也都不強,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嚮往北宋汴梁的生活呢?還不是因為作為文人和市民階層在那裡活得舒服?】

【舉國之力供養一個京城,也就是生活在汴京以及汴京附近的人比較快樂,宋朝邊疆之地要接受西夏和遼國金國的欺壓,百姓又何苦?】

【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古代京城戶口也這麼值錢】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北宋人民夜生活很豐富,娛樂生活也很豐富,人活在世嘛,總是要有點精神追求,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和動物有所區別,如果和秦朝那樣每天除了幹活之外不能娛樂,或者是像唐朝一樣被限制在坊市當中沒有夜生活,民眾的精神面貌總歸是比宋朝汴京人差一點。」

【對啊,精神需求也很重要,像是清朝文字獄時期,言論如此不自由,不敢想像當時的社會會有多壓抑。】

【不過如果你想要當一個快樂的小和尚也不容易,畢竟人家是要有度牒考試的】

彈幕上在討論著的時候,伍愛華也開始了民事法律制度的科普:「一般我們說民事法律制度主要是三大類,第一大類是物權,也就是所有權。第二大類是合同和債權,放在古代就是契約,第三大類是婚姻財產繼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