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大理寺有斷司和議司,分別負責審理和判決,所以要不怎麼說包拯包青天的故事都是編的呢?」伍愛華笑道:「包拯完全把檢驗、審理、判決的職責都擔上了,判決的還是一定會呈報中央的死刑,這在宋朝叫什麼?叫做攬權還是徇私舞弊?」
只是一個單純柔弱小御史的包拯:……
同僚們聞言都忍不住看向包拯,但是也只有包拯的老大敢打趣他:「沒想到你居然這麼厲害啊!」
【宋朝官員那麼多,為什麼會用包拯作為包青天的形象,肯定是有原型的吧!】
【那也不一定,雖然包拯算得上公正廉明,但也沒聽說他嫉惡如仇、探案如神啊!也許只是因為他足夠黑,在官員們當中有特色有記憶點】
【誰不知道鐵麵包青天?】
【他就是彈劾同僚們的時候格外的鐵面無私】
【原型之說也不好說,他同事龐籍是個和包拯一樣的好官,結果不還是成為了奸角當了龐太師?】
【聽說原型是秦檜,可憐咱們也是正直為民的龐統被罵了好多年】
龐籍:……這還有我的事?
同事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根據宋朝法律的規定,有專職的官員負責審理、判決工作,負責審理的官員沒有資格過問判決的輕重,負責判決的官員也沒有資格過問審理的情況,二者互相牽制,儘量避免官員舞弊。」
【那要是兩人勾結?】
【先不說有多少人願意勾結,就是朝堂上真都是一群小人亂世將至,難道不能把王安石和司馬光這種政敵放在兩個位置嗎?或者蘇軾這種攪屎棍也行啊!】
蘇軾有理由懷疑這是自己同時代的人發的彈幕,看這酸味都衝出來了!
我是攪屎棍?好歹我還是個棍子,你就當屎罷了!蘇軾罵罵咧咧。
「宋朝不僅在大理寺這種中央機關設置了審判分離,在州府也確定了審判分離制度。」
「在州一層級,司理院設置了司理參軍,專門負責審理勘驗,而司法參軍則專門負責議法判刑,實現了地方成績的審判分離。」
【那這些和提刑官又有什麼區別呢?】
伍愛華看了一眼,回答道:「司法參軍只是提出量刑,最終是知州來進行決斷,而提刑官是提點刑獄公事,主要是負責定期到自己轄區內的各個州府巡查,職責範圍包括了現在的公安、檢察院、法院、紀檢四個部門的職責。」
【不算很懂,但是大概知道了,這是兩套班子】
【就是一個地方常設政府機構,一個中央巡查組特派辦】
「除了審判分離之外,翻異別勘制度也為宋朝的司法公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伍愛華看到彈幕中已經有人大致聽懂了,就知道自己的說法沒有太大的問題,於是進行了下一項制度的科普。
「翻異別勘制度是說如果犯人不服判決,自己或者家屬申冤的時候,要換一個全新的司法機關重新審判,或者全套換一批官員重新審判。」
【這個制度好像之前的朝代也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