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愛華繼續說道:「那時候田賦依然是國家稅收的大頭,因為農業生產的規律,宋朝都是在夏天和秋天收稅,被稱為夏稅和秋稅。」
「只能說,皇帝老兒都知道收稅不能過年,不趁著人家剛收穫的時候收稅,一年過去了,人都把糧食吃完了,稅根本就收不上來……」
伍愛華這麼說的時候,有古人很不贊同。
「就是家裡青黃不接,誰敢吃掉種子和稅?還不是忍一忍,不然家裡都要被衙役破門。」
「我們家那邊太遠了,稅吏都不想過去,不交稅的,直接讓小混混去把他們家人拉出去賣了,補上稅款。」
有古人這樣說,彈幕上自然也有體現。
現代人也藉此說主播的「天真」。
【古人收稅都是暴力徵收的,你以為和我們現代一樣能當老賴欠債不還欠稅不交?】
伍愛華看到彈幕之後,笑了:「對於普通小民自然是暴力徵收,但是對於有一些權力的人,就很難了吧?第二年再去收稅?」
伍愛華笑的時候,不少封建統治階層都覺得很憤恨:「刁民抗稅!」
不同階級人的不同觀念在彈幕上碰撞了起來。
「因為秋季是收穫的季節,所以會按照田畝的等級定額收稅,不管你今年是旱災蝗災還是大豐收,稅額都是固定的。」
「當然,全國所有的田地也不可能是一個標準,不然貧瘠的田地就完全沒人耕種了。」
「夏季的時候,雖然桑麻成熟,並且部分地區也收了夏糧,但是國家是不會直接徵收蠶絲和麻料的,宋朝要求要用錢或者布料來繳稅。」
【難怪古代說男耕女織,我還尋思難道女性都要織布嗎?原來因為收稅就收布料?】
【像是汴京市民,那肯定是用錢代替了?】
【這是田賦啊!之前不是說了市民沒有田地的不需要繳納?】
「除了兩稅之外,宋朝還有很多雜稅,類似於鹽稅、農器稅等等,但是宋朝稅收的大頭來自於商業稅。」
「有宋一朝,商稅收入是田賦的兩倍有餘。」
「商稅是田稅的兩倍?!」不少古人驚嘆出聲。
「經商竟然也能富國嗎?」
「那可不,范蠡不就是這樣富國的?」
古人們紛紛討論了起來,其他朝代的皇帝看到宋朝這般多的商稅,也覺得眼熱。
「宋朝的商稅管理機構稱為商稅所,隸屬於中央朝廷,由戶部度支司、三司司等部門,加御史中丞等監察官員組成。」伍愛華還在說著宋朝的商稅制度。
「商稅所分為市易司和商稅監,市易司即市易口錢,宋太祖在全國實行市易之法,並且規定『自後至今,不改』。」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