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雖然但是,朱元璋也在這本法典中明確,後代子孫必須要嚴格遵守自己制定的大明律,如果有修改的,就是『變亂祖制』,如果提出修改的不是皇帝而是大臣,大臣就要被問罪。」

「幾百年的朝堂,法律卻不能修改,也不知道當時的朱元璋想的是什麼?」伍愛華真的不理解:「就好比如果研究發現用輕一點的鎧甲可以獲得更好戰果,但是大明律規定了鎧甲的規格,咱是改大明律呢?還是改大明律呢?還是改大明律呢?」

伍愛華這話一說,許多古人感受到她話語的含義,不由笑出了聲。

【想起主播第一次直播說商鞅抄襲法條的故事,果然立法就是到處抄一抄啊!】

「大明律是和唐律一樣的法典,本身朱元璋也是參照唐律制定的,據說制定大明律的時候,朱元璋讓人把唐律寫在條幅上,掛在宮中,讓他隨時隨地能夠看到。」

「除了大明律之外,《大誥》也是朱元璋搞出來的重要法律依據。」

「很多學者認為,大誥本身就是一種特別法。」

「大誥,意識就是各種布告,朱元璋採用這個名字,就是為了表示這是皇帝制定的特別法律。」

【博主為什麼一直說朱元璋?之前唐律都沒有一直說李世民之類的】

看到這天彈幕,伍愛華不由笑了笑說道:「這當然是因為明朝的立法有非常顯著的朱元璋特色。」

「唐宋元的立法,一般都是讓大臣,特別是精通法學的大臣主持,皇帝最多起到一個最後把關的作用,但是朱元璋他是真的參與制定,並且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

「就比如我們說大明律,就有他留下來的變亂祖制罪,而大誥更是他的自留地,充分讓朱元璋發揮了自己一腔沒處發泄的怒氣值。」

「朱元璋的大誥是怎麼規定的呢?比如說他有一百多條針對管理犯罪要怎麼懲治。」

「同時,還規定了誅九族、凌遲等等刑罰,最出名的,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剝皮宣草。」

「而且朱元璋還有一項規定,就是每家每戶必須要有一本大誥,如果有,你犯罪了,只要不是死罪,都罪減一等。」

【???還有這種好事?】

【這樣豈不是所有人都會在家中藏書大誥?】

【也許這就是朱元璋的目的?】

【說起來大誥一本多貴啊?這種保命的玩意兒,不得多準備一兩本?】

【難道不是隨便發?還需要錢買嗎?那豈不是只有有錢人家才能夠罪減一等?】

「這條法律還不受時間限制。」伍愛華覺得這倒是一個好評的地方:「雖然在永樂年之後,大誥已經完全廢止,但是藏有大誥依然可以罪減一等,持續了整個大明王朝時期。」

「當然,就算有好處,民眾也可以不買帳,畢竟也不是所有人的親人都會犯罪,但是只要查出來沒有,直接罪行加重一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