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如果接連守孝呢】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人家說的肯定是無故拖延婚期】

【可是我看那些清末和民國人娶妻,很多都拖了很久啊】

【那時候清朝政府還能有什麼統治力?】

【你也說了是民國了,至於清末,那時候會反抗包辦婚姻的,都是「進步人士」,人家可都是有權有勢有錢的】

【那大清律例肯定也不允許隨便離婚,他們不還是離了?】

「清朝離婚依然是遵循七出、和離、義絕,另外對方如果犯罪,也可以申請離婚或者解除婚約。」伍愛華順勢解釋。

「對於已經定下的婚約,還有一種情況可以解除,清律規定,如果男方拖延五年不結婚,或者男方逃亡消失了兩三年,那么女方可以直接解除婚約另嫁。」

【清朝人都知道,拖了五年還不娶的,就是不想娶,戀愛腦們都醒醒吧!】

「同時,如果已經同意嫁女兒並且有婚書後來又反悔的,也會被笞打五十,當然不是笞打女兒,是許嫁的父母。」

【所以就是定下了不能反悔?】

【那要是對方長大了吃喝嫖賭五毒俱全怎麼辦?】

【這個故事教育我們,娃娃親不靠譜!】

第150章

娃娃親不靠譜這種事情,不用現代人說,古人也知道。

但是很多定娃娃親的人,都是知根知底,或者是想要賭對方的前途。

【這種時候,就看是信義重要,還是女兒重要了,為了女兒的幸福,被笞打五十也不是不能忍】

看到現代人的發言,古人只覺得他們太天真。

【有沒有可能,反悔的人既沒有信義,也不疼愛女兒,只是為了更多聘金?】

【如果是因為疼愛女兒悔婚,其情可憫的情況下,古代官員判決也不會重罰的】

【什麼算其情可憫呢】

【對方家庭返貧、男方重病肯定不是合理悔婚理由,估計是對方有惡習吧】

【就是樸素的道德判斷唄】

【所以還是不婚不育保平安】

【古代那環境,特別是清朝這種,不婚不育也沒辦法保平安吧?】

「從某種方面來看,清朝是將婚約看做了一種契約制度。」

「在清朝,如果定契約之後反悔,也有官員判決刑罰的先例,當然一般只是笞刑,小懲大誡,主要起到教化作用,並無法律明文規定。」

「但是有一種契約是明確有刑罰的,就是超過借貸利息界限的高利貸契約。」

「清律是限制高利貸的,在我們現代,高利貸是超過規定界限的利息,法院不予支持,在清朝可沒那麼輕易放過。」

【這個我知道,王熙鳳放高利貸,都要被抓去監獄裡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