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同時,清朝當時就已經掌握了多線條監察的精髓,對於地方和中央機關進行的監察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巡查、巡察、審計、財經審計、考核官員時任期檢查和離任檢查等等。」

【夢回檢查組入駐,簡直是噩夢月】

【原來自古以來,大家都是這麼折騰基層的是吧?】

漢朝:我不是我沒有!別胡說啊!

「針對監察事項,清朝還有專門的立法,包括《欽定台規》、《都察院則例》等,前者成文於乾隆年間,後者則算是前者的實施細則,規定了都察院的職責和監察的紀律要求。」

「清朝的監察立法,已經達到了封建時期監察立法的頂峰。」

「當然,立法達到了頂峰,但是皇帝的意願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正如秦始皇以法治國還會留下趙高,明知對方觸犯法律但是保這些大臣的皇帝也並不少。」

「畢竟按照清朝當時的司法制度,死刑也要皇帝批准了才能執行。」

第154章

「在封建王朝,皇帝勾決死刑在後期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式。」

「當然,如果皇帝不幹活,忙著求仙問道或者做木工之類的,內閣也不是不能代勞。」

「只是清朝皇帝還沒有出現過這種奇葩。」

【所以果然是老朱家血脈的問題吧?】

【是不是日子過得太安逸,出生順序決定一切,所以都沒有上進心了?】

【那必須的,九龍奪嫡那種討厭的兄弟上了我就沒活路了的情況下,才能培養出喜歡工作熱愛權力的帝王】

「清朝的中央司法機關也是根據明朝的機構模式,設立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

「一般說三司會審,說的就都是這三司,有時候會改個名字,但是職能基本沒變。」

「這三個機構的職能我們在明朝的時候已經介紹過,基本雷同,沒有需要特殊介紹的地方,按照古代人的說法,這三司就是『持天下之平者部也,執法糾正者院也,辦理冤枉者寺也』。」

【之前就想問了,三司會審如果意見不統一怎麼辦?打一架?】

【少數服從多數吧?】

【但是如果是三方意見都不統一呢?讓皇帝判決嗎?】

【還能有三方三個想法的情況?一般不是應該死刑、不應該死刑這兩種選擇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